墙和红杏的关系(红杏出墙与绿帽子)
admin
2023-06-07 00:57:40

墙和红杏的关系(红杏出墙与绿帽子)(1)

现代婚姻中,女人出轨被称之“红杏出墙”,称妻子出轨的男人戴了“绿帽子”,两说法究竟从何而来呢?

先说“红杏出墙”。词典解释“红杏出墙”为: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也指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形容妻子有外遇。

“红杏出墙”一词出自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在古诗词中,“杏花”一直是春色的代名词,杨万里有《杏花》诗:“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也是现代形容美女脸庞的一种很高境界:非白非红,白里透红。杨玉环马嵬坡下宛转而死后,唐玄宗念念不忘,派人去收敛遗骸,美人尸骨不再,只有杏花一片。于是杨贵妃就被民间尊为二月杏花花神。清代小说家李渔认为“是树之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余初不信,而试之果然。”

墙意味着“隔”,墙两头只有孤身一人,便是怨男怨女,墙两头男女相隔,就是一对痴恋。所以,古时文人就很喜欢把“杏花”和“墙”联系在一起。

苏轼·《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姜夔·《少年游》: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

唐·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唐·宋无《墙头杏花》:红杏西娄树,过墙无数花。

宋·王安石《杏花》: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宋·魏夫人《菩萨蛮》: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金·元好问《杏花杂诗》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

宋·张良臣《偶题》: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陆游《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其实在叶绍翁之前,早有文人常常会把“杏花”和“墙”联系在一起,喜欢让杏花小姐在墙头顾盼生姿,“红杏出墙”的引申和联想由此而来。

“红杏出墙”最早出现在宋代的话本《西山一窟鬼》:如捻青梅窥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这个话本说的是裴少俊和李千金不顾礼教的情爱纠葛。元代白朴根据此话本,写成著名杂剧《墙头马上》。元代以后,“红杏出墙”的说法和用法就愈加明显起来,比如“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到了近代,“红杏出墙”的用法就固定了下来。

由于“红杏”、“墙头”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所以,“红杏出墙”在最初只是一种含蓄的指代,到了今天,已经成了指妻子出轨的一个有诗意的代名词。

提起“绿帽子”一词,多数男人都避而远之,由于其引申出的意思让绿色也大打折扣,本来自由象征希望的绿色却让人不屑,现在的都市大街上男人们的服装都光怪陆离,唯不见绿色。张炜考证,绿色最初即与妓有关。

在唐人封演所著的《闻见录》中,记叙了地方官李封对犯罪者“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到了元代,对于服饰则有了明确的规定,以服色来区分社会地位的高低。《元典章》:“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明代仍依旧制,洪武三年下诏曰:“教坊习乐艺,青字顶巾,系红线褡膊。乐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许与民妻同。”还限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在《国初事迹》一书中,也说到明初朱元璋对南京娼妓所作的种种规定,对娼妓家的男子指令必须“头戴绿巾”。

因为“绿巾”是一种帽子的形式,故又称之为“绿帽子”,后来演变为,凡妻子与丈夫之外的其他男子有了性行为,这个丈夫就被称“戴了绿帽子”。(张炜)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猫咪吃了塑料袋怎么办 猫咪误食... 你知道吗?塑料袋放久了会长猫哦!要说猫咪对塑料袋的喜爱程度完完全全可以媲美纸箱家里只要一有塑料袋的响...
脚上的穴位图 脚面经络图对应的...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的作用,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
demo什么意思 demo版本... 618快到了,各位的小金库大概也在准备开闸放水了吧。没有小金库的,也该向老婆撒娇卖萌服个软了,一切只...
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世界上最漂亮... 此前在某网上,选出了全球265万颜值姣好的女性。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女性群体中,人们投票选出了心目中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