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广告这么多,如何选?
广告的作用是广而告之,但因为经营的品类不同、经营的阶段不同,企业对广告的诉求也是不同的。
央视广告,覆盖的是最为广袤的大消费群体,建立品牌背书,塑造品牌形象,展现企业实力;
电梯广告,覆盖的是最为主流的消费群体,具有改变行业格局,引爆主流消费的能力,是jìn年来引爆品牌最多的媒体,逐渐受到了越来也多的经销商和品牌方关注;
互联网广告,覆盖的是最为广大且细分的消费群体,通过内容和促销,带动实效,对品牌完成0-10的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站在这样的角度看,对一个企业而言,要想实现一个品牌的成功入市,家喻户晓,对广告的选择,绝不是孤注一掷,而是多媒体的组合和矩阵。
此前,有机构通过对各大平台的GRP量化研究,测算出了广告片到达率和回报率的最佳组合形式:
“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釆用40%传统电视、30%互联网视频、30%电梯电视这一组合;
预算中等,除了上述433组合外,还可以采用50%互联网视频+50%电梯电视的组合;
预算较少的话,则应该根据目标受众特点集中在单一平台上——针对中老年市场应侧重于传统电视,针对15-30岁学生及年轻人应侧重于互联网视频,针对25-45岁中青年上班族应集中于电梯电视。”
消费品行业做的是大众群体的生意,媒体广告已经不可再通过单一媒体实现大众的覆盖,媒体组合布局才是未来。
-03-
电梯广告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放大
尽管上述饱和式的媒体组合是最佳解决方案,但如果要继续要做出取舍, “电梯广告”首当其冲。
信息碎片化的当下,消费者的记忆可能比鱼还短,而广告作为反人性的存在,但凡用户掌握一点主动权,都会选择屏蔽与逃避广告。
而在等电梯的无聊片刻,广告反而作为了一种消遣的存在,具备主动收视的特点,是入侵用户心智的最佳地点,且电梯媒体覆盖的都是最核心的主流消费群体,他们不仅是引领消费升级的源点人群,更是朋友圈中的小KOL,具有消费的风向标意义和极强的品牌扩散、渗透能力。
一位区域经理告诉我,“我现在工作生活在上海,当过节过年回到镇上的老家,我拎着洽洽每日坚果礼盒,虽然可能对我在镇上的朋友来说,完全不认识这个产品,但他们会通过我,相信这是一个知名品牌的好产品,因为我相对他们更有话语权,会影响他们的判断。”
这就是主流群体的价值,不仅仅是消费能力,更是在背后有着圈层的溢散效应。也正是因为电梯媒体能够通过高触达实现对白领、金领、商务人士的集中影响,才让它越来越受品牌商的青睐。
一位媒体朋友说,“现在电梯广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梯媒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分众这种头部企业,已经成为稀缺的中心化媒体资源和品牌引爆平台。你想知道什么行业最火,什么品牌最火,去看5分钟分众的电梯广告就行。”
虽然我们一直在说,线上的生意占比在不断提升,但坦率地说,在消费品领域70%的生意还是在线下,因为即时性的特征,线下渠道仍是主流。当有了产品认知后,走入到广泛的线下市场,电梯广告就成了提升品牌拉力、实现品牌动销必然要走的路径。
因此,无论是一线品牌的新品,还是线上出生的网红,在消费品领域,当要走入线下市场时,电梯媒体广告正成为越来越有效的品牌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