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历是司马迁编的吗(太初历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
admin
2023-08-16 06:38:54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诏令将“元封七年”改元为“太初元年”,颁行《太初历》。

《太初历》,是目前所知古代最早的一部“完整历谱”。

网上有人说,《太初历》是由司马迁编制而后实行的。

太史公若“在天有知”,一定会气得大跳说:我才不背这口锅!

春秋伊始,各诸侯国所行历法亦“各自为政”,并不统一。

《汉书·艺文志》中,载有战国古历,史称“古六历”,分别为——黄帝五家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太初历是司马迁编的吗(太初历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插图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颛顼历。汉承秦制,历法亦如是。

不过,汉兴百年,到了武帝的时候,颛顼的误差依然十分明显,每月月初,本当“晦朔”不可见月,却常常皓月当空了。

另外,此时,邹衍所创“五德终始说”正是兴盛之时,有一帮忠实信徒频频鼓动武帝“改制”。

于是,武帝决定于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夜半恰逢合朔并交冬至之时,改定新历法。

当年,武帝下诏,募集改历方案,遂招募到落下闳、司马迁、邓平、唐都、公孙卿等二十多个通晓天文历法的“天算家”,以及十八种改历方案。

太初历是司马迁编的吗(太初历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插图2

这些人中,当属落下闳和司马迁最为有名,其所提方案亦属上乘。

在 之前的“古六历”中,其实已然各皆不断有所改进,差别并不太大。其中又以“鲁历”最为精确,在春秋的时候,“鲁历”最先实行了“四分历”。

所谓“四分历”,就是将一个太阳回归年的长度,确定为365日;将每年的冬至,作为校定历法的“基准日”,依次向后延续日。

中国自古实行的就是“阴阳合历”。

“阴阳合历”的最困难处,在于“阴阳调和”的困难——太阳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日,太阴“朔望月”长度是19.5306日,一年下来,“阳历”和“阴历”的“岁差”为10-11日。这就需要“置闰”。

太初历是司马迁编的吗(太初历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插图4

战国历法

“鲁历”,已经基本计算出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据此计算,一个“朔望”太阴月的长度,为29日。

十九个回归年为6939.75日、包含235个“朔望”月。具体年、月、日、闰关系如下——

落下闳和司马迁所编制的立法,皆使用了“四分历”的“基准”,在确定“太阳年”365.25日的同时,将“太阴月”确定为29日。

然而,汉武帝在反复审阅各种方案之后,却选定了邓平编制的历法。

太初历是司马迁编的吗(太初历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插图6

《汉书·律历志》载:“(武帝)乃诏迁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历,……以平为太史承。”

汉武帝诏令太史公司马迁,使用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历法”,还给邓平升了官,任太史承。

邓平的“八十一分历法”,首先,确定一个“朔望月”的长度,为29日;其次,也采用“十九年七闰”法;于是,得出一个太阳回归年的长度,为365日。

邓平对于使用“八十一”这个数字,有一套说辞,无非是“九九自乘为万数之本”,是所有“数理之渊薮”一类,将自己的方案,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宦官淳于陵渠等,亦在武帝耳边吹风,说“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云云,哄得武帝晕晕乎乎,“遂用邓平历”了。

太初历是司马迁编的吗(太初历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插图8

看来,邓平还不完全是一个真正的“天算家”,更是揣摩帝王心思的投机取巧者。

当然,不能不说,邓平的《太初历》亦有其进步之处。比如,首次规定以无“中气”之月置闰;首次记有一个135个“朔望月”的“交食”周期;对“五星”运行周期亦有更精确的测定,等等。

然而,缺点相比更为明显,就是精准度比起“四分历”来差了很多。

落下闳对于邓平的《太初历》很不以为然,说,八百年后一定会有圣人出来纠正其谬误。然后,就“气得”回到家乡阆中去继续搞自己的研究了。

太初历是司马迁编的吗(太初历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插图10

司马迁对邓平的《太初历》也很不以为然。以致在《史记·历书》中,对“八十一分法”和邓平均只字不提。

反而收入了自己根据“四分历”编制的《历史甲子篇》,这才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可使用数千年的杰作。

实际上,并没等到八百年,因为《太初历》的误差过大,到了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其便被编䜣(xin)、李梵等人所编制的《四分历》所取代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猫咪吃了塑料袋怎么办 猫咪误食... 你知道吗?塑料袋放久了会长猫哦!要说猫咪对塑料袋的喜爱程度完完全全可以媲美纸箱家里只要一有塑料袋的响...
demo什么意思 demo版本... 618快到了,各位的小金库大概也在准备开闸放水了吧。没有小金库的,也该向老婆撒娇卖萌服个软了,一切只...
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世界上最漂亮... 此前在某网上,选出了全球265万颜值姣好的女性。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女性群体中,人们投票选出了心目中最美...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