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拉是非洲国家加纳的首都,是位于加纳南部的港口城市,它的郊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垃圾处理场。
这些电子垃圾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阿克拉的港口十分繁忙,每天都能看到运垃圾的货船载着集装箱进进出出。
为了提取其中的金属,拾荒者将垃圾及塑料就地焚烧,空气中弥漫着有毒气体,天空常年呈现灰色。因此,阿克拉又被称为非洲”毒城”。
虽然毒气弥漫,影响到当地人、畜的身体健康,并且连食品、土壤和水源也面临污染的风险,医院有越来越多因摄入有毒物质而得病的人。
这些毒素还会通过母乳传给婴儿,但是垃圾却带活了当地经济,创造了丰富的工作机会。每年,垃圾给阿克拉带来的相关产值高达2.5亿美元。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冒着癌症和早夭的风险,很多加纳北部贫穷地区的人也纷纷来到这里淘金,甚至很多儿童也被贫穷的父母送到这里来工作,有些是整天工作,有些是半天工作半天上学。
马努艾就是这些儿童中的一个。他今年14岁。7岁时的一天,母亲出门工作途中遭到陌生人殴打,而后被送往医院,他清楚地记得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时,她的口里冒着鲜血,却再也没有了生气。
几年前父亲把他送到垃圾场,说了句将来会来接他回家,然后就转身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之后父亲来过一个电话,打到他在垃圾场一个小伙伴的手机上,让小伙伴转告他:要好好呆在这里工作。
每天马努艾捡到的废金属能换到20-40塞地(加纳货币),相当于3-5美元,够他一天吃一餐。
马努艾知道这份工作是很危险的,不光可能会中毒,还随时可能会被人抢夺收获。他非常盼望父亲早日接他回家,曾想通过小伙伴的手机联系父亲,但是无人接听。
偶尔有空时,他会和小伙伴一起踢一会儿足球。那只足球也是从垃圾中捡出来的。马努艾说,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足球明星。
莎米莎是另一位在此谋生的年轻人。她今年18岁,还有2年才中学毕业,她在阿克拉贩卖食物。
是一个经常来这工作的女同学教会她怎么在这里赚钱,所以她也来到了这里。不过她只是每次考试后来这里工作2周。
莎米莎是跟着奶奶长大的,她说奶奶没有钱,父母也没有钱,所以她需要挣钱贴补家用和支付学费。
从小就热爱学习的莎米莎梦想将来能当一名护士,好照顾自己年迈的奶奶和父母亲。谈起未知的将来,莎米莎泪流满面。
从垃圾中赚到大钱的是二手电器商人,他们把收来的坏电器修好后再销售。维克多就是这样的商人,他在垃圾场边经营着一家二手家电铺。
他对他的生意感到很满意,并且说其他参与这个产业链的阿克拉人也都和他一样满意。
加纳政府其实也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来试图改善当地环境和保护当地人的身体健康,但是根本没有人遵守。因为对靠垃圾而活的阿克拉人来说,没有垃圾,就没有工作,没有工作,也会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