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和小米的区别?(粟米和小米哪个好)
admin
2022-10-25 11:02:10

粟米和小米哪个好

粟米和小米的区别?

1、玉米(小米):性凉,味甜咸。能益气健脾胃,滋阴清虚热,利二便。治疗恶心、腹泻、止渴等。不宜与杏一起食用。
2.米(黄米):性微寒,味甜,质粘。肺之谷能与胃安眠,止寒止热,利大肠。治疗肺疟疾、阳盛阴虚不眠、筋骨挛缩、疮疥疮、犬咬等。孩子不应该多吃。
3.糯米(江米):性温,味甜,质软粘。脾之谷能补脾肺,缓解腹泻。治疗口渴尿多、体虚自汗、便溏等。《罗氏会约医镜》记载:但性粘,患者和儿童应该避免。多吃昏厥五脏,让人昏昏欲睡。
4、粳米(大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养精,止渴止泻等。治疗脾胃不和、气虚、烦渴、腹泻等。
5、籼米(机米、南米):性温,味甜。能养胃和脾,温中止泻,是人体常用的能量来源之一。
6.薏米(薏米、薏米):性微寒,味甘。能健脾和胃,补肺,清热泻水。治疗水肿、湿痹、腹泻、疝气、脚气、风热筋骨病等。孕妇应谨慎服用。
7.玉米(苞米、玉米):性平,味甘。能调节开胃,渗湿利尿,利胆降脂。治疗尿路炎症、胆囊炎、肝炎、黄疸、高血压、糖尿病等。
8、高梁(舒):性温,味甘涩。能温止泻。治疗呕吐腹泻,排尿不利等。阴虚内热者不宜多吃。

2

9.小麦(淮小麦):性平微寒,味甜。分为两种:淮小麦和浮小麦。它是人体常用的能量来源之一,能养心健脾,肠胃厚,除热止渴。
10.浮小麦:性凉,味甜。洗涤时,浮在水面上的麦粒是浮小麦,因为又瘦又轻,多用于药用。能益气、除烦、敛汗。治骨蒸虚热、劳热盗汗等。
11、大麦(麦麦、米麦):性微寒,味甘咸。能补气调中化食,除烦利水。治疗腹胀、烦渴、排尿不利等。
12.荞麦(三角麦、花麦、黑麦):性平,味甘。能清热利肠,清热泪解毒。治疗食物堆积、尿浊、带下等。避免与猪肉和明矾一起食用。《吃本草》记载:与猪肉一起食用,落眉杀人。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1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红薯和地瓜一样吗 地瓜和红薯哪... 地瓜又名葛瓜、凉瓜、凉薯等,分别指我国南方及北方两种不同植物的块根,北方地区多指红薯,而南方部分地区...
阿西吧是什么意思 阿西吧相当于... 即使你没有受到过任何外语培训,你也懂四国语言。汉语:你好英语:Shit韩语:阿西吧(아,씨발! )日...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
脚上的穴位图 脚面经络图对应的... 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的作用,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