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隶属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北端;总面积1167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5月,闻喜县下辖10个镇、2个乡;
闻喜县(140823),运城市辖县,汉武帝行至此闻南粤大捷喜,因置闻喜县。面积1167平方千米,人口35.53万(2020年)。
辖10个镇、2个乡:桐城镇、郭家庄镇、畖底镇、薛店镇、东镇镇、礼元镇、河底镇、裴社镇、阳隅镇、侯村镇、后宫乡、石门乡,以及城市社区。驻桐城镇牌楼东街888号。
历史沿革:左邑县(前221)-闻喜县(前111)-兆亭县(9)-闻喜县(25)-桐乡县(隋末)-闻喜县(618)
隶属变化:河东郡(前221)-平阳郡(247)-绛州(583)-蒲州(596)-河东郡(607)-蒲州(618)-河东郡(742)-河中府(760)-中都(762)-河中府(808)-解州(948)-河东道(1914)-山西省(1927)-运城专区(1949)-运城地区(1970)-运城市(2000)
驻地变化:城关(前221)-城关西南4千米(前111)-城关(25)-城关东北东镇镇(590)-城关西南4千米(815)-城关镇(五代)-桐城镇(2001,更名)
地处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的交界处。地势东南与西北高,中部低。中条山横亘东南,唐王山最高,海拨1572米;最低海拨450米。县境中部地势平坦,为运城盆地组成部分。涑水河及其支流沙渠河穿流县境。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矿藏有铜、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等。南同蒲铁路过境并设站,礼垣支线铁路、大运高速、235省道、232省道穿境而过。名胜古迹有裴柏碑馆、裴行俭墓、伯里合不花墓、上郭春秋至战国古城遗址、邱家庄墓地、回坑新石器遗址等。
(1)桐城镇(面积136.62平方千米,人口11.57万)
因古为桐邑,故名
驻地:西湖东路376号
辖40个村:西社村、中社村、东社村、南关村、新生村、王家房村、桃园里村、东宋村、姚村、王顺坡村、东河口村、岭西东村、岭西西村、岭东村、店头村、七里店村、下白土村、上白土村、坡底村、下阳村、三合村、仪张村、程家庄村、冯家庄村、东薛庄村、任村、曹家庄村、新仪张村、西官庄村、东官庄村、邵王村、西吴村、东吴村、柴庄村、邱家庄村、赵家庄村、南宋村、喜佳村、上郭村、邱村。
历史沿革:城关乡(1953)-城关镇(1965)-与西官庄乡、下阳乡、岭西东乡合并为桐城镇(2001)
境内有新时代、仰韶、龙山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有春秋战国、汉、唐、宋、清等时期的古墓群;古建筑有位于县城东的文庙和姚村的魁星楼;有吕祖造像碑,位于岭西东巷口墙上,文物有上郭村出土的刖守囿六轮挽车。
(2)郭家庄镇(面积121.41平方千米,人口3.3万)
因姓氏得名
驻地:郭家庄村
辖14个村:郭家庄村、西宋村、西韩村、卫家庄村、晋庄村、坑东村、郭店村、宋店村、柏林村、冰池村、陈家庄村、七里坡村、堆后村、张樊村。
历史沿革:郭家庄公社(1961)-郭家庄乡(1984)-郭家庄镇(1988)-七里坡乡、柏林乡并入(2001)
(3)畖底镇(面积76.93平方千米,人口3万)
因处北塬低洼处,得名洼底,又嫌其不雅,遂名畖底
驻地:畖底村
辖18个村:中畖底村、上宽峪村、下宽峪村、东畖底村、西畖底村、户头村、小马村、大马村、关村、东雷阳村、西雷阳村、巨村、康村、栗村、官张村、颜村、胡城村、辛村。
历史沿革:畖底乡(1953)-畖底镇(1984)
(4)薛店镇(面积40.17平方千米,人口1.35万)
因薛姓在此开店而得名
驻地:薛店村
辖7个村:薛店村、苏店村、郝璧村、北张村、南张村、沟渠头村、岳原村。
历史沿革:薛店公社(1961)-薛店镇(1984)
(5)东镇镇(面积78.22平方千米,人口4.05万)
古称甘泉谷,唐为闻喜县治所在地,后因县治西南迁至今县城,改今称
驻地:东镇村
辖2个社区、16个村:路北社区、路南社区、东镇村、西街村、东鲁村、裴村、官庄村、仓底村、东姚村、新农村、中庄村、上镇村、川口村、上白村、下白村、党家庄村、三交村、干庆村。
历史沿革:东镇乡(1953)-东镇镇(1984)
(6)礼元镇(面积81.98平方千米,人口3.37万)
唐太平乐府教坊居此,得名梨园,后改名
驻地:礼元街
辖18个村:兰德村、湖村、阜底村、行村、支村、昙泉村、东古赵村、东赵村、西赵村、魏家园村、槐林村、龙头新村、北村、西村新村、下寨村、礼元村、裴柏村、文典村。
历史沿革:梨园乡(1953)-礼元镇(1984)
(7)河底镇(面积123.26平方千米,人口3.57万)
因位居南山诸水汇入美良川入口处、地势低洼而得名
驻地:河底村
辖19个村:河底村、苏村、中阳村、南王村、南姚村、马庄村、坡申村、冯村、孙村、冷泉村、新村、上卫村、河东村、朝阳村、酒务头村、汤王寨村、桃岭峪村、葛寨村、合阳村。
历史沿革:河底公社(1958)-河底镇(1984)-酒务头乡并入(2001)
(8)阳隅镇(面积125.17平方千米,人口2.4万)
取“阳光温暖的一角”之意而得名
驻地:阳隅村阳隅大街11号
辖15个村:阳隅村、回坑村、小张村、吴吕村、笃行村、丈八村、瓮村、神柏村、龙到头村、上岭后村、下岭后村、柳河村、上丁村、下丁村、北宋村。
历史沿革:阳隅公社(1961)-阳隅乡(1984)-与神柏乡合并为阳隅镇(2021)
(9)侯村镇(面积46.96平方千米,人口2.1万)
因侯姓人居住于境内而得名
驻地:侯村
辖15个村:赵庄村、石城村、西万寿村、尧子尚村、张拨村、侯村、桥沟村、青龙镇村、西龙庄村、西黄水村、黄道沟村、店子底村、小岗头村、上阳寨村、洛阳村。
历史沿革:侯村公社(1978)-侯村乡(1984)-侯村镇(2021)
(10)裴社镇(面积83.89平方千米,人口2万)
以裴社村得名
驻地:裴社村
辖10个村:裴社村、祥合村、南吴村、新张村、小泽村、大泽村、仁义南郭村、王宋村、金元村、小王沟村。
历史沿革:裴社公社(1961)-裴社乡(1984)-裴社镇(2021)
(11)后宫乡(面积117.09平方千米,人口1.85万)
因春秋时期,晋武公嫔妃选居该地,故名
驻地:后宫村
辖11个村:后宫村、柏底村、偏桥村、上院村、谷清村、阳庄村、古塬庄村、兴垣村、白石村、四方峪村、三河口村。
历史沿革:后宫公社(1959)-后宫乡(1984)-白石乡并入(2001)
(12)石门乡(面积172.92平方千米,人口0.86万)
因传说人们出入要经过该地的羊肠小道,从两山之间通过,恰似一座石门,故名
驻地:石门村
辖5个村:石门村、青山村、横榆村、后交村、刘家庄村。
历史沿革:石门公社(1959)-石门乡(1984)
(13)闻喜县社区
驻地:新开南路
辖15个社区:东城社区、西城社区、北城社区、道北社区、苗圃社区、银光社区、中城社区、南城社区、光明路社区、太风东街社区、兴闻西街社区、西湖社区、龙海社区、工业园社区、三一社区。
历史沿革:闻喜县社区(2010)
闻喜县古今县城变迁与发展
据史料记载从隋朝立国(公元581年)到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绛州刺史李宪于秦汉左邑县城旧址创建今闻喜县新县城,与西汉武帝改左邑桐乡为闻喜,设置闻喜县治于古桐乡,相距八九百年,至此之前的闻喜县治一直现今闻喜县东镇。
唐朝时期,对于闻喜县来说,是古代最美好人居环境营建的开始,也是闻喜县城中轴线对称的古代山水城市格局的开始。首先,闻喜县县城在选址上,以天皇顶为县少祖山,以香山为县文峰,介于峨嵋岭、中条山和涑水河之间,于稷王山东南亢爽之地建设城池。其地山清水秀,既满足了水资源的需求,又能寄情山水,繁衍后代。
现今的闻喜县城始建于唐元和年间,据清乾隆三十一年《闻喜县志》记载:城墙周长5里又16丈,高2丈7尺,护城壕(即护城河)深2丈,宽3丈。城墙原来比较简陋,开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城门匾额曰“迎晖门”,南城门匾额曰“仰熏门”,西城门匾额曰“阜成门”,北城门匾额曰“仰薇门”。
明清时期闻喜县城墙的位置今地比对,东城墙在今东湖路西侧,北城墙在今太风街南侧,西城墙在今西湖路东侧,南城墙依涑水河蜿蜒趋势而建。后多有重修,但时至今日,经过战争的洗礼,城墙早已被破坏殆尽,今已荡然无存。今人在原闻喜县城古城墙遗址上修建了道路。现今闻喜县内环线环城路大体上就建在昔日的城墙及其护城壕之上。
明正德年间加修了城楼和月城,月城(也叫瓮城)也就是在城门前加筑一道半圆形的城墙,以护卫城门。只有东城门建在县城东南角,其他三个城门基本上在城墙的正中间;北城门在今闻喜城内北门道口;西城门大概就在今闻喜县文化馆与丽水华庭大厦之间;南城门大约在今新开路与平安街十字路口附近。明嘉靖年间又在县城西南角开设了水西门,俗称“小西门”并题有匾额曰“挹yi涑su门”。这样5个城门有3个城门靠近涑水河。这主要目的是为了取水用水便捷。闻喜县城浅层地下水苦涩难饮,居民用水来自涑水河。另外,当时是从现今侯马市经过闻喜县到运城市区的主要官道,也紧靠涑水河。闻喜城门靠南,也方便了交通。
明嘉靖年间在城墙上修筑了敌台36座,明崇祯年间又增修了东、西二角楼。由于风雨侵蚀和战乱,原来的城墙又纯系土筑,因而时常发生损坏,不断重修。明崇祯年间,用砖包了东、南二城门,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知县言如泗使用土筑砖砌加固城楼、城门和城堞,五座城楼各自在城门楼内外悬挂两块门匾。东城门题额曰“晋国旧都”、“环条带涑”;南城门题额曰“香山浮翠”、“涑水绕清”;西城门题额曰“紫金映辉”、“红鹤遥瞻”;水西门题额曰“西达秦关”、“地控平蒲”;北城门题额曰“凤塬在望”、“峨嵋拱秀”。5座城门10块门额牌匾,造语清雅优美,饶有地方特色。并在西城门外筑造西关堡和西关新堡,即今西关村;老东门外筑造东关城,即今东河口村;南城门外涑水河石拱桥南侧筑造南关堡和南关新堡,即今南关村。建筑上焕然一新,县城于此蔚然可观。
闻喜县原北城门外有后稷庙,俗称稷王庙,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9年),明嘉靖年间及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两次重修。后稷庙座北朝南,正殿12间,左侧圣母殿,右侧龙王殿,各三间;享堂、乐楼、大门各三间,四周围墙200余堵,是个规模相当大的庙宇。稷王庙旁边是真武庙。
闻喜县城原水西门外涑水河边是东宋村名人翟凤翥所筹资兴建的红鹤楼与回澜塔,对峙而立于涑水河古河道两岸,回澜塔高九层,题额曰“回澜砥柱”,奎壁煌煌,铃铎袅袅。回澜塔至今仍在,只是底座被河泥掩埋。红鹤楼高三层,石堤画榄,完美而壮丽,因曾有红鹤在此筑巢,故名。红鹤楼旁边有太王庙。
闻喜县城老东门外有裴赵坊。县城老南门外涑水河对岸有汤王庙、关帝庙、龙王庙。在唐朝时就有四座佛教寺庙。唐贞观年间,县城东关建有太子寺,原名福田寺;县城南寺头村建有广教寺,俗名沙渠寺;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在县城东三十余里东镇建有保宁寺;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在闻喜北垣畖底村建有普照禅院。
闻喜县城内东北角为文庙。俗称孔子庙。其又称学宫,亦称宣圣庙,内祀孔子。始建年代不详,于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县令慈卿重新创建,县尉李埀记,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县令马中庸修,学士司马光记。现今的闻喜文庙占地南北长约250 米,东西宽约100 米,占地面积38 亩,是山西省最大的文庙。历代不断缮修。元大德七年(公元1304县)大地震时大殿倾塌,此后不断重修,到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80年)终于恢复旧貌。文庙布局以大成殿为主,呈中轴线南北布置,其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棂ling星门、泮pan池、戟ji门、大成殿、崇圣祠。左侧和右侧还有名宦祠、乡贤祠、忠孝祠、明伦堂、传道斋、授业斋等建筑。大成门前有五龙影壁,影壁后有砚池。教谕署在崇圣祠西侧,训导署在敬一亭东侧。在戟门前东偏内有名宦祠,西偏内有乡贤祠,名宦祠和乡贤祠中祀有很多当地先贤。由于文庙前半部分现作为闻喜县博物馆,因此在大成殿与戟门间再加了一道门。大成殿前两庑各16间,戟门三间,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斗拱为五踩双昂,琉璃歇山顶。文庙内有古柏21株,相传为周柏,苍郁古劲,十里外可见,“黉宫古柏”是明清闻喜县古八景之一。
闻喜县县衙在城中心,就在现今闻喜人民广场、原城关中学一带。现今中国共产党闻喜县委员会机关大院、闻喜县人民政府机关大院,闻喜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楼院、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闻喜县委员会机关楼院一带则为闻喜县古粮仓等物资储备之地。县衙内主要建筑有大堂5间、东西两排各科用房各9间,有柜廊两排四间,是收粮之所;东侧有迎宾馆。大堂之外,还有二堂三堂各3间,四堂五堂各5间。另外还有后楼、君子亭、继声斋、检身书屋、学修堂、圣谕坊、戒石坊、吏舍、仪门等建筑。这是清乾隆年间县衙的样子,历代县衙规制是不大一样的。经过战争炮火连天的洗礼,现今已经荡然无存,新世纪千年之际,在此兴建了闻喜县人民广场,并在广场塑造了“汉武帝赐名闻喜”石雕群。
闻喜古县城中部现今中国工商银行闻喜经理处及其后边居民区是杨园。杨园原是杨永宁的书房,后来扩大,围山凿池,亭榭花木,郁郁葱葱,成为县城里唯一座园林建筑。“杨园隐秀”曾经是明清闻喜县古八景之一。杨永宁是闻喜县城人,明末进士,清初历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现今的闻喜县人民会堂(大礼堂)则为闻喜叶家专城。专城内房舍鳞次栉比,是一座大型古代民居庭院。专城,即为庄园之意,常被有人误写作“砖城”。
另外,闻喜县城里的原有古建筑还有城隍庙,在今县城新开路北段闻喜火车站附近;吕祖庙,在今闻喜县东街小学对面;后土祠,在县城中街北侧。
闻喜县城之所以临涑水河而建,显然是为了取水用水的方便。但在取得这个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不断的水患。县城地势低洼,排水不利,是历朝历代解决不好的一个难题。特别是为预防涑水河冲垮岸边道路,只得在河岸修石堤防水,名曰“西关石崖”,屡塌屡修,颇费工力。为防城北雨水冲进城内,同时使城内之水能及时排泄,便在城外开挖泊池三个,以解决水患。最大的水池在城西,十余亩大,深丈余,即今闻喜西湖。据载明万历年间,蓄水池渐渐淤平。这时一遇大雨,各路雨水齐注城外,“漂流房舍人畜”,“汪洋澎湃,若江湖然”。居民家中灶头产出青蛙,淤泥陷没马小腿。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5县),知县乔允升在城内修下水道一条,自梁家巷起至大西门止,长约300步。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知县乔家栋到任后见每遇大雨滂沱,城外积水甚广,居民在雨中号哭达旦,于是冒雨勘察,在大西门外挖排水渠,沟壁砖砌,沟顶盖上石板,石板上又凿了小洞,以利排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患,人民感戴不已。
中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 年),太风<太原–风陵渡>公路从县城北门穿城而过,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 年),南同蒲<大同–蒲州风陵渡>铁路建成通车后,于北门外建有闻喜火车站。经过十四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县城内外的古建筑和大庙均毁于战火,现只留下文庙大成殿和回澜塔两处古建了。
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制度变革和探索的时期,由最开始单纯的模仿日本和欧美的教育制度,到后来寻找适用于我国本土的教育形式的转折阶段。而闻喜县于1916年8月便在古县城西关成立了闻喜县县立中学校,是“辛亥革命”后山西省第一批成立的县立中学,也是山西省首批县立中学之一。从此,解放了学生的思想,积极进步,学潮迭起。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教育,闻喜县于1913年1月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全县成立初级小学校(初小)246 所,由此,全县教育事业才有了新的起色。闻喜县的高级小学校(高小),在原有基础上,也逐年发展。据1917年统计,全县高级小学校3 所,到了1918年,增加到5 所。而到了1925年,全县高级小学校7 所,其中有女子两级小学一所。从此,闻喜县的教育事业才有了起步和提高。据1934年统计,全县小学校已达322 所。
随着岁月的飞逝与人类的进步,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闻喜县的城市(城区)建设规划与发展,可以说是倾向“一边倒”开发建设,首先往北倾向,就是向同蒲铁路闻喜县城段以北的道北地区发展,道北经济开发区曾经是闻喜县在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之中的工业基地,五六十年代末期七八十年代初期威名远扬三晋大地。时光的齿轮划入21世纪的千年之际,为了打造宜居怡美文娱活动场所,在闻喜县古县衙大堂之地建立了人民广场,改造了闻喜西湖;改建了上世纪的闻喜大礼堂;在原闻喜县招待所旧址建立起当初闻喜县城唯一的新商业集聚地南风商贸大厦等等,使得闻喜县城面貌焕然一新。近十几年来,倾向于城西“一边倒”,开发城西千亩良田打造闻喜县城西新城,这是建设美丽闻喜、振兴闻喜、幸福闻喜的工商业基地及其宜居宜游的新城区。因闻喜县城依据涑水河蜿蜒趋势而建,城东地理形势呈现出“喇叭”状,困顿于城区开发建设利用。闻喜县城的道路交通基本上形成了“环状形”道路网。在古闻喜城墙护城壕建立了核心环城路,即西湖路东侧路、东湖路、平安街和太风街。西湖路(龙海大道)、城东路、太风街和涑水街形成了闻喜县县城内环线一环路。城西大街、城南大街和兴闻大街(省道二级路)形成了闻喜县半包围结构的中环线二环路。正在规划闻喜县城外环线就是闻喜县的三环路,总里程达二三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