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历史与介绍

乌镇的历史背景?
乌镇的来历和特色?
大约7000年前,乌镇的祖先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当时,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这里驻兵以防越国,史称乌守。
秦时,乌镇属会稽县,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之后,乌镇要么由浙江湖州、嘉兴管辖,要么由江苏苏州治理。
唐代,乌镇隶属于苏州府。后梁,隶属不变,为吴越国地。后晋天福五年(940),置秀州,青墩后属嘉兴县隶秀州。
宋淳化三年(992),乌镇属乌程隶湖州。熙宁十年(1077年),嘉兴县西部梧桐、永新、清风等五个乡镇属于崇德县。青镇位于清风镇,属于崇德隶秀州。元丰初年,有乌墩镇和青墩镇的记载,后来被改名为乌镇和青镇,以避光。嘉定年间,嘉兴被提升为军队,青镇属于崇德隶嘉兴军队。宝庆二年(1226),湖州改为安吉,乌镇改为安吉州乌程县。宋代,镇上设有监督镇官,管火禁酒税,招军习武,以御盗寇。
元至元十四年(1277),乌镇为湖州路乌程县,青镇为嘉兴路崇德县。镇地设都巡查。
明宣德五年(1430),分析崇德县的招募、千金、保宁、清风、永兴、梧桐六乡桐乡县,属于青镇、嘉兴府;乌镇仍属于乌城隶湖州府。这种隶属关系直到清朝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