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凤凰卫视做了一个关于“非典”的系列纪录片,用以还原和回顾那场发生在2003年的灾难。
这就是《非典十年祭》,在豆瓣上得到了9.4的高分。
当这部纪录片问世7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打开它。
发现,从“非典”到“新冠肺炎”,从2003年到2020年,17年过去,还是“冠状病毒”,还是“野生动物”感染人类。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而更让人凝重的是《非典十年祭》里这样的一段对话:
何建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非典这样的,我们可以找到他的病根,可以斩草除根的,围剿它的,我没看到。只是我们阿弥陀佛,我们有一个好运,就是慢慢地这场灾难就消失了。消失有一部分是我们遏制它了,有一部分是自然界的消失了。 但是这种灾难,这种病毒,会不会用另外一种面目出现在我们的中间呢?”
记者:“不好说?”
何建民:“不是不好说,而是必然。”
言犹在耳,7年前的一席话就像精准的预言。
2020年的新冠肺炎病毒和17年前的非典病毒同属冠状病毒,二者基因序列相似度达70%。
为什么何建民这么笃定病毒会卷土重来?
不是相信病毒本身的厉害,而是不相信我们自己。
《非典十年祭》中讲述到的非典第一例上报患者,是在深圳一家饭店干厨师接触过野生动物的黄杏初。
2004年1月3日,广州全面清剿果子狸,两天时间,便捕杀了2000多只。
而此次新冠肺炎,发现病毒的华南海鲜市场,肇端也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
从2003到2020,17年过去,未知疫病卷土重来的背后,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麻木和愚昧。
我们在重复一个曾经犯过的错误,而没有什么是比遗忘更愚蠢的了。
因为在2004年4月,科研人员还相继在貂、猫、田鼠和狐狸身上发现了非典病毒。
到了2006年,科学家又发现,蝙蝠身上也携带着非典病毒,并与人类病毒的同源性在92.6%到93%之间。
当确定野生动物可能携带大量冠状病毒后,直到2020年,这十几年间,我们对于野生动物的交易买卖却从未停止过。
看看下列数据:
2018年7月,江西省森林公安破获一起贩卖野生动物案,涉案动物17000余只,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5个省份。
同年底,湖南省森林公安局破获了迄今全国数量最大的一起穿山甲案,收缴穿山甲216只;吉林省森林公安局在通化市辉南县朝阳镇一商铺内查获野生动物死体4857只。
类似的“大案”每年都有几十起,数不清的“野味”通过这些血淋淋的非法交易上了一些人的餐桌。
其中本次新冠肺炎爆发地武汉就是一个“知名”的“野味”市场。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依旧祸从口入。
也许那些贪图野味的人从未想过,他们的“作死”行为给多少家庭带来了无法逆转的伤害。
除了因病去世的人,在2003非典过去十几年后,治愈群体中依旧有数百人饱受非典后遗症的折磨。
“最后的结局就是动不了了,瘫了,甚至有的得换,得截肢,我一听这个我也挺害怕的呀。”
身体的疼痛与伤害,最直接的就是带来心理的折磨,重度抑郁症,狂躁症,自闭,敏感,焦虑,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
所以B站上一位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拷问。
“吃野味的人犯下的罪,为什么他们来承担啊!”
因此,灾疫过后我们最需要的是反思:接下来如何防止这样悲剧再次上演。
关于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关系,在《非典十年祭》中毕淑敏说了这么一段话,颇有道理。
“我觉得病毒是一个古老的生物,我们和病毒并不是这个谁一定要战胜谁的关系。因为地球是一个多种生物共存的这样一个体系,人类现在已经走到了所有物种的最顶端,我想要学会和各种生物和平共处。因为如果要说谁更早是地球的主人,病毒一定比我们更早。”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引来的“报复”,历历在目。
我们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引发了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
我们过渡砍伐导致了沙尘暴和泥石流。
这次,我们消费食用野生动物,又招来了病毒。
记得导演M·奈特·沙马兰在马克·沃尔伯格主演的灾难片《灭顶之灾》中有这么个设定,因为人类过度破坏生态平衡,引来了植物的报复,所有被感染的人类都会陷入自残的呓态,不知成因,看不见摸不着,就像未知的病毒一样。
而宫崎骏的史诗动画《幽灵公主》中被人类屠杀含冤而死的山猪神乙事主最后也化成了邪神,展开了报复,所到之处皆是死亡和诅咒。
无论M·奈特·沙马兰还是宫崎骏,或者是拍了《后天》的罗兰·艾默里奇,这些导演通过影视作品不断的提醒甚至在警告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非典十年祭》里当年位于抗非典一线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黄文杰在2013年便发出了这样的忧虑:“现在森林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所以它出来活动的话,那以前我们可能没有见到的这些病原体,有可能会感染人类。”
尽管这次我们一定能够扑灭新冠肺炎的疫情,但也请记住我们为此付出的生命代价,记住我们因为贪食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带来的恶果。
千万不要让悲剧一再重演,因为没有什么比遗忘更愚蠢。
文/猪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以上就是红猪结局(红猪结局解析)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