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发生在(110 年前的这场革命,留给今天怎样的启示?)
admin
2023-04-29 15:00:18

1911 年,是中国农历辛亥年。这一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为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今年 10 月 9 日,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 110 年来的历史启示。

功勋

秋雨润京城。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雨中矗立。

武昌起义的浮雕,苍劲有力的碑文,都铭记着那一段历史。

"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大会堂内,习近平总书记回望革命风云,谈起辛亥英雄。

"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

△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现场。(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5 年前,也是在这样的深秋时节,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大会上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5 年后,再谈辛亥革命之功,总书记着墨更多:

" 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湖北武汉首义广场,《走向共和》青铜雕塑。(图 / 视觉中国)

打开闸门,拉开序幕,辛亥革命发先声、倡首义。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重申:"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圆梦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不少中国人走出家门,饱览祖国山河,感慨岁月变迁。

今日中国之景象,正是辛亥革命者当年之梦想。

时间拉回到百年之前。1917 年到 1919 年,孙中山写出《建国方略》一书,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其中提出要修建约 16 万公里的铁路、160 万公里的公路,开凿和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峡大坝,修建三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 ······

当时,有的外国记者认为孙中山的这些设想完全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孙中山则在书中表示:"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江苏南京,孙中山先生雕塑。他完成的《建国方略》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分构成。(图 / 视觉中国)

2016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大会上这样告慰伟大先驱:

" 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 ······ "

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发出这样的感慨:

" 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当天大会的与会代表。(总台央视记者关舟拍摄)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灯塔

辛亥革命跨出了一大步,但这一步是有限的。

在 2016 年 11 月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归纳为 " 三个没有 ":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在 10 月 9 日的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将这 " 三个没有 " 的原因归结为: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

△湖北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图 / 视觉中国)

路总得一步一步走。跨出了第一步,就可能有第二步和第三步。

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洗礼的中国人继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辛亥革命爆发 10 年之后,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 "。

在 10 月 9 日的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结了辛亥革命 110 年来的 5 点历史启示。前两点启示,就与领导力量和正确道路有关。

总书记说,辛亥革命 110 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 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三位出席大会的代表,从左至右分别是王志纮(孙中山曾外孙)、黄力工(黄兴之孙)、熊仲华(熊克武之子)。(总台央广记者潘毅、央视记者王鹏飞、卢心雨拍摄)

启示

" 奋斗 "" 团结 "" 和平 ",这是另外三点历史启示的关键词。

习近平说,辛亥革命 110 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

孙中山一生坚持 "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他在弥留之际,仍然念念不忘 " 和平、奋斗、救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大会上发出这样的警示: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不会平坦。总书记在 10 月 9 日的纪念大会上说,要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坚决战胜任何有可能阻碍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

△大会主席台后幕正中悬挂孙中山先生画像。(总台央视记者周志国拍摄)

关于团结的启示,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

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关于和平的启示,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正因为深谙 "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 的道理,中国始终在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当天出席大会的部分外国驻华使节。(总台央视记者张淳拍摄)

统一

孙中山先生说过:" ‘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今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在 10 月 9 日的纪念大会上,总书记强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两岸同胞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

总书记强调,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他重申,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湖北武汉,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图 / 视觉中国)

"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这是孙中山先生当年的呼吁。

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是最好的纪念。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郁振一

记者丨李铮 杨松涛 潘毅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编辑丨王继阳 刘冲

以上内容由"央视新闻"来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苗族的传统节日 贵州苗族节日有... 【岜沙苗族芦笙节】岜沙,苗语叫“分送”,距从江县城7.5公里,是世界上最崇拜树木并以树为神的枪手部落...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
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世界上最漂亮... 此前在某网上,选出了全球265万颜值姣好的女性。从这些数量庞大的女性群体中,人们投票选出了心目中最美...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