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不久前珠海航展上所展示出的空中力量快速增长实力,看来是吓住了美国空军。
美国《空军杂志》8 日称,中国正在快速提升歼 -20 第五代战斗机的生产速度,以至于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资深成员詹姆斯 · 因霍夫在 10 月 5 日的听证会上说," 我们的指挥官确认,到 2025 年,中国部署在前线的第五代隐形战机将比我们更多。"

报道称,在珠海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权威人士接连透露了中国隐形战斗机的进展。歼 -20 隐形战斗机总师杨伟公开表示," 歼 -20 已实现批量装备部队,今年七一时 15 架歼 -20 飞过天安门,实际上天上不止 15 架,地上还有一大堆。" 歼 -20 副总师王海涛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关于航空工业 " 现有产能能否满足空军需求 " 的提问时更是表示," 只要空军有需要,航空工业能满足任何需求 "。
王海涛表示,航空装备的研发特点之一就是周期特别长,但现在因为工业技术的发展," 我们的研发生产周期有所加快,尤其是歼 20 这种装备,在设计、制造、实验、工艺等等各个方面都要加速。"
《空军杂志》注意到的另一名中国航空工业权威人士的表态来自 FC-31 隐形战斗机的首席设计师孙聪:" 舰载机很快就有下一代了,不用过今年就能看到了。" 报道认为,这很可能是指 FC-31 的解放军自用版本将登上中国航母。
报道总结称,虽然中国方面并没有透露关于歼 -20 的具体产能爬坡速度,但相关产量可能会大幅增加。" 在本届珠海航展上,搭载国产涡扇 -10C 发动机的歼 -20 进行了多次飞行演示。发动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航空业的痛点,歼 -20 的早期版本依赖于俄罗斯的动力装置 "。美媒还引用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称," 目前中国已经部署了 150 架歼 -20 战机,正用于训练和战术发展 "。
毫无疑问,珠海航展上的透露的这些信息,让美国方面大为震惊。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资深成员詹姆斯 · 因霍夫在 10 月 5 日的听证会上说," 我们的指挥官确认,到 2025 年,中国部署在前线的第五代隐形战机将比我们更多。我们主导空中力量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

《空军杂志》也立即拿出了计算器。报道称,按照美国空军当前的计划,每年将采购 43 架 F-35 隐形战斗机,这意味着在 2025 年时美国空军拥有约 652 架第五代战斗机,包括持续生产的 F-35 和已经停产的 F-22(180 架)。
" 如果中国要在 2025 年与美国空军(不包括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装备的隐形战斗机数量匹敌,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到 2025 年,中国需要制造 500 架第五代战斗机(包括歼 -20 和 FC-31),即每年 125 架。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就在珠海航展开始之前,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和 F-35 联合项目办公室宣布,将在 2023 年达到每年 156 架 F-35 的产能高峰,并在 " 可预见的未来 " 保持在这一水平。但该数字包括了十多个海外客户的采购需求。

老司机认为,《空军杂志》倒没有算错这道简单的计算题。必须承认,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想在 2025 年就拥有比美国更多的隐形战斗机恐怕不太现实。但该报道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前沿部署。美国为维持威慑全球的军事霸主地位,除了在印太地区部署隐形战斗机以外,还必须在欧洲、中东和北美也各自维系相当规模的空中力量,这也意味着 2025 年美国空军约 650 架隐形战斗机中,扣除维修和训练的部分战机,届时实际能部署到印太地区的战斗机数量恐怕难以过半,再加上美国能利用的中国周边空军基地数量有限,因此具体能部署到中国附近的美国隐形战机数量还要再打一个折扣。相比之下,在家门口作战的解放军没有分兵的困扰,此消彼涨的结果,恐怕美军指挥官的判断并非虚言。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2025 年 " 这个时间点最近多次被提及,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 6 日接受采访时也声称,解放军 " 目前已有攻台能力 ",并研判 2025 年解放军 " 具备全面攻台能力 "。外界将 2025 年看作是中美军事力量对比出现转折的重要时间点,美国海军协会就认为,解放军可能在 2025 年完成战略转型。由此可以判断,未来几年内,美国在军事上针对中国的小动作可能会更加频繁。
至于中国到底需要多少隐形战斗机、具体的产能是多少,老司机当然无从知晓,但基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一众大佬所表现出的乐观态度,以及多年以来 " 说到做到 " 的信任度,相信中国军迷可以放心地等着好消息并打出 666 就可以了 ……
来源:老司机马识途 / 枢密院十号
以上内容由"环球网"上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