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随遇而安的意思怎么解释)
admin
2023-08-30 19:50:53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孔丘

古之人,得志,泽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见於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轲

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荀况

君子逢时即进,得之以义,何幸之有?不时即退,让之以礼,何不幸之有?

——《文子》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

汉语成语的“随遇而安”,现今的解释是: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感到满足。实则,它具有特定的人生价值观和方法论思想内涵。人生有得志之遇,有不得志之愚。虽所遇不同,然皆有心安身安之道。

随遇而安:人生得志,不可骄慢;不得志时,不必气馁

人生价值观上言,随遇而安,非是听天由命的无可奈何,而是积极适应外在世道和环境,有所作为的体现。人生得志之时,生逢其时,就可以发达而兼善天下;不得志时,境遇不顺,乃可以独善其身而自得其所。

人生方法论上言,随遇而安的修为工夫,就在于揭示如何面对外在不同环境的问题,亦即是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德性应付和处置当前所处境遇的问题。或逢时即进,富贵发达而不失于道义;或不逢时即安,坎坷挫折而不失于气节。

面对人生的有利境遇,当求诸己建功立业。

人生在世,必是处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境遇之中。不同的环境和境遇,对于人生有着不同的制约或限制影响。面对不同的制约或限制条件,是无可奈何的听天由命,还是求诸己的尽己性命?古圣贤给出的人生答案乃是:尽人事而听天命,随遇而安。

每个人处在有利之境遇,都当怀揣梦想,立定志向,奋发进取,而有所作为。特别生逢当今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更是如此。面对难得的人生机遇,如果碌碌无为,甘为平庸,岂不有负韶华时光?岂非枉为一生之任重道远?

在先圣的孔子看来,正确的人生价值态度和抉择,应是“天下有道则见”(《论语·泰伯》)。“见”者,功德彰显于世,见贤于世人。遇到“邦有道”之时遇,就当立德、立功和立名,而以甘于“贫且贱”的无所作为为耻。

在亚圣的孟子看来,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该是“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人生适逢有道而可以得志之世,当是推恩建功,“泽加于民”,以至于行王道于天下。处在好的境遇中,就当以天下为己任,入仕治国平天下。

在孔孟的思想中,不认可有贵贱、贫富之宿命。诉诸命运者,认为“命当贫贱,虽富贵之,犹涉祸患矣。命当富贵,虽贫贱之,犹逢福善矣”(《论衡·命禄》)。有志之人,当自求多福,欲仁得仁,变贫贱为富贵,而非可一概地诉诸命运。

面对富贵可求之境遇,在孔子看来,即使是“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正道的富贵,人人都可光明正大地追求,皆可以光明磊落地获得和拥有。君子有为,就在于“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泰伯》),建功立业,追求富贵利达、功成名就。

随遇而安:人生得志,不可骄慢;不得志时,不必气馁

面对人生的不利遭遇,当修诸己以俟其时。

在古之圣贤的认知中,人生境遇不外是两种情况:或是有道之世,或是无道之世。不同的世道和境遇,具有不同的处世哲学和价值操守。若能各得其所,便是“随遇而安”。

人生于世,有时不免会遇到挫折和坎坷等困境。面对这一境遇,是畏惧挑战,灰心丧气,临阵退缩?还是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愈挫愈奋,勇于克难?这里的答案和正当选择,不言自明。

面对人生的不利遭遇,正确的人生的态度,当是求诸己而做有心人,藉由改变自己,强大自身,储备能量,积极努力把握机会,并创造条件去改变人生机遇。

在先圣的孔子看来,面对无道之世,正确的人生价值态度是“无道则隐”(《论语·泰伯》)。“隐”者,非是一无所为,而是修身立德、立言。遇到“邦无道”之时遇,就当坚守人性原则,做有利于民众和教化之事,而以贪图名利的“富且贵”为耻。

在亚圣的孟子看来,面对人生的不得志之情境,正确的价值取向是“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人生面对穷困之境遇,当坚守于“穷不失义”,做到贫贱不改其志,威武不屈其气。不得志而修身见于世,坚守贞操和节义,就能自得于己,无愧无憾于人生的正义担当。

在儒家的荀子看来,人生面对困境的正确态度,当是“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荀子·宥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即使人生不遇其时,若非修身为贤,则何以能行于世?若修身为贤,一旦等到时机而创造机会,则成功岂非水到渠成?

随遇而安:人生得志,不可骄慢;不得志时,不必气馁

面对人生的不同时遇,当尽性命各得所安。

面对人生的不同时遇,“随遇而安”的人生价值取舍,就在于尽其性命,而各得所安,亦即是尊德乐义、积善成德的厚积薄发和未雨绸缪。完善自身,尽其所为,不留遗憾,心安理德,无入不自得,便是“随遇而安”的人生真谛。

人的一生,不论是得志还是不得志,是顺利还是坎坷,都应将尽己性命,积德行善,修身立于世,作为自己不变的坚守,变成不改的人生志趣和乐趣。孔子之修为坚守,便是进之以礼、退之以义,而于“得之不得”者则听由天命,淡然处之。此便是人生积极学问上的“随遇而安”典范。

人生在世,遇不遇为时运,而贤不肖为己材。虽然人间多有博学深谋而不遇时、不得志者,然君子的成就和获得非是只有通达的富贵,而更在于拥有“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荀子·宥坐》)的自得其乐和问心无愧。

在道家的《庄子》看来,人生的存身之道,乃是“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缮性》)。“反一无迹”,就在于反于真性。只有如此,方能功为不怠、不已,创造更大的功业;“深根宁极而待”,是修身于德真以待有利时机,创造人生的精彩。

在道家的《文子》看来,面对境遇的正确价值态度,当是“世治即以义卫身,世乱即以身卫义”(《符言》)。人生若能逢时进取,坚持得之以义,则是何幸之有?若是不逢时即退以成德,坚持让之以礼,则是何不幸之有?“以义卫身”,是伸张正义;“以身卫义”,是独善其身。

对于人生境遇,我们时常看到,才高行厚之人未必富贵,智寡德薄者未必贫贱。或者说,“能为善,不能必得其福;不忍为非,而未必免于祸”。虽然如此,人生之常理还是大德者必得其事业,必成其功名。人生道其常理,方能不行险以侥幸。

人生面对不同境遇的正确价值态度,应是“求之有道,得之在命”。我们虽不能使祸无至于身,但可以使自己不自招其祸,免祸便是福;虽不能使福必来于己,然可使自己不自攘其福,福来即是顺。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不得志之时,当知其乃为暂时之困,而不可丧失信心。未来的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得志之时,当知事事非必顺心如愿,故要通达而不骄,“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说苑·敬慎》)。有如此明哲保身之高明,方能随遇而安,无不自得,无所不乐。

随遇而安:人生得志,不可骄慢;不得志时,不必气馁

对于今天的我们每个人来说,同样有面对不同环境进行应对的问题:

你所在的工作环境和所从事的事业,是否顺心如愿和专业对口,可否为兴趣和爱好所在,能否有足够的空间和足够大的平台让自己施展才华、一展抱负?

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机会,也有一个主动选择“随遇而安”的价值问题。得志而成功,事业顺遂,不可骄慢,而要不忘初心重新整装出发;不得志而苦恼,也不必气馁,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金子总会发光。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
应用未安装解决办法 平板应用未... ---IT小技术,每天Get一个小技能!一、前言描述苹果IPad2居然不能安装怎么办?与此IPad不...
阿西吧是什么意思 阿西吧相当于... 即使你没有受到过任何外语培训,你也懂四国语言。汉语:你好英语:Shit韩语:阿西吧(아,씨발!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