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若你对某个行业感兴趣,看券商研报是一个了解行业基本情况的快捷方式。
不过,券商多如江鲫,研报浩如烟海,谁家中肯,谁家偏颇?需要读者有独立的判断。
尤要记得:如果自己没有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能力,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判断力,那信息就只是信息,看再多也毫无用处。
甚至还会害了自己。
二
一份行业或上市公司研报通常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1、对行业或上市公司带来影响的客观事实;
2、卖方分析师的分析逻辑和过程;
3、由此得出的预测与判断。
我对普通读者的建议是:重点客观事实,这一块水分最少,等于是研究员帮你省了调研的时间;
对于分析逻辑,可以稍微留意一下,但要注意的是这里已经有主观因素存在了;而最后的估值判断部分就是真正的深水区,有些或许是对的,但很多却与真相相差甚远。因此这块不建议花太多时间,除非你已经拥有了独立的判断能力。
三
几个具体建议
1、货比三家:尽量选口碑好、实力强的大券商(比如中信、中金、华泰、海通等),且不能只看一家观点,最好博采众长,在比较中进行全面分析;
2、聚焦重点:如果你对行业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可以跳过研报中对具体标的的推荐,重点研究团队对行业信息和底层逻辑的整理与分析。
3、优中选优:在持续阅读了大量研报之后,读者便基本能分清哪些分析师是真有水平,哪些是人云亦云或目的不纯的“糟粕”了。建议多多学习优秀分析师的思路,这样做不但便于之后做进一步的取舍,也可培养自己的独立分析能力。
四
运用之道,存乎一心。若能用好券商研报这个工具,读者可以迅速对行业轮廓、脉络和底层逻辑建立一定认知;若用不好,不但会让自己陷入矛盾和两难,还会吃亏。
因此,研报只适合普通读者将之作为学习资料使用,而非炒股参考,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