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结艺的“巧娘”正在制作盘扣
7月底,在大同博物馆举行的山西省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暨“三晋巧姐”好品展上,一件件线条明快、活泼灵动的手工编织,赢得观众连声赞叹;一幅幅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的刺绣,得到行家里手的一致首肯;一尊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精工雕刻,引得众人称奇叫好。
在大同展区,飞天结艺的《丹凤朝阳》用盘扣和小米结合的形式展现,寓意大同的发展更上一层楼;《我和我的祖国》《56个民族是一家》原创作品,展示了北魏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相结合的雅、妙、新,展现了大同千年布艺文化的精髓;齐白石的《老鼠图》,更是用盘扣作画的首创。
还有大同“巧姐”的“汉舞”手工布鞋、天镇县的手工黑陶制品、斑斓虎创意工坊的布老虎、灵丘县灵之韵民间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的草编“辽宁号”、麦秆画等手工制品……充分体现了文化传承、技艺表达、市场价值,观众由衷赞叹“‘大同巧娘’真不少”。
广灵巧娘宫的“巧娘”编制的篮子
巧手打开就业门 足不出户把钱挣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用自己的一双巧手或编、或剪、或绣……把普普通通的东西变成了一件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在传承传统中华文化的同时,编织着每个人的致富梦想。
一只只憨态可掬、调皮可爱的布老虎让人爱不释手,80后孙敬是斑斓虎创意工坊的创始人,也是我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的传承人。她告诉记者,与布老虎结下不解之缘源于奶奶,她从小跟奶奶缝制各种布老虎。孙敬缝制布老虎很受欢迎,于是她在工作之余开始创业。斑斓虎创意工坊成立至今已有13年,在秉承传统民间手工艺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开发了布老虎、盘扣饰品、虎头虎脑贺百岁系列、虎家居系列等10大系列500多个品种的布制手工艺产品,销往全国,而且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远销国外。
“我是在天镇县政府号召下回乡创业的,看到许多妇女在家无事可做,就教她们刺绣,让她们通过双手勤劳致富。”高一波是“卡卡手创”品牌创始人,也是天镇县返乡大学生手工制作创业代表,在天镇县小有名气。2007年,高一波注册淘宝网店并创立了“卡卡手创”品牌,主营天镇县传统手工艺制品。为满足顾客更多的需求,她将刺绣的元素应用到服装、箱包、居家布艺等方面,通过多年的不断学习,老手艺新概念完美结合,他们设计出很多颇受大众喜爱的作品,很快在市场上占了一席之地,并且处于上升趋势。目前主要是网络销售,承接全国各地订单,年均销售额七八万元。
除了年轻一代的创业者,“灵之韵”“广灵巧娘”等“居家经济”“炕头经济”妇女就业品牌,让农村妇女享受到“村口办厂、炕头就业”带来的实惠,辐射带动更多的贫困妇女自主创业。“广灵巧娘”代表了无数心灵手巧、矢志走上小康生活的广灵女性形象,无论制作的剪纸还是编织的工艺品,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而每年冬闲时,在灵丘县东河南镇含水安置点和白崖台乡南张庄村都会看到村民们忙着制作灯笼,缝红布、穿骨架、裁剪、烫印花、粘金饰、装穗子,整个流程井然有序。该项目由灵丘县灵之韵民间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作为传统工艺品,灯笼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村民经过培训后即可上岗。
手编工艺品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
“汉舞”手工布鞋
创业创新传帮带 妇女走上致富路
夏日骄阳似火,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里也热火朝天,“四姐”带领着姐妹们不停地忙碌着。一条条细柔的柳条,在她们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姐妹们口中的“四姐”刘金萍是合作社的当家人,2005年,她带领13名留守妇女创业起家,如今,合作社已发展成1085人的妇女编织大军。为了辐射带动更多的困境妇女自主创业、增收致富,巧娘宫先后成立6家“广灵巧娘”车间,发展700余亩杞柳种植基地,带动困境家庭妇女728名,人均年稳定增收1.8万元。
衣袖盘扣花,心有千千结。唐情结飞天创意公司传承的“大同结艺”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盘扣画、盘扣饰品、盘扣车饰、盘扣家居用品、养生耳枕等5个系列600多个品种的纯手工作品。建立了开源社区手工坊、绿洲西城社区手工坊、花园屯乡飞天手工艺专业合作社、云州区乡村妇女火山原创生态旅游合作社,吸纳大量农村妇女进入生产流程,并在各村建立以布艺生产为核心的标准化工作室,实施一村一品、先培训后就业,举办布艺培训上百期,培训妇女数千名。近年来,飞天结艺完成了大量订单,其中包括省级礼品“晋”字胸针的制作、成龙电影周钢铁手的制作、张家口旅发大会纪念品的“万”字胸针以及香包、耳枕等产品的制作。杨雪飞说:“我就想让更多姐妹能加入进来,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高工资,又能看孩子又能照顾家。”
广灵县的旭隆灯笼以编制和销售仿古灯笼为主,2016年开始运营,由最初的不到20人逐步扩展到600多人,设立了6个加工车间,产品造型多达100余种,年产古灯4万个左右,营业额达800万元。为帮助当地妇女实现创收,目前已培训860多人,吸纳劳动力654人,产品销往北京、广东、上海、云南、内蒙古等地以及国外。
飞天结艺作品
提升技能树品牌 “指尖经济”前程广
妇女劳动力是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每个家庭过上小康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市妇联围绕巾帼脱贫行动、巾帼创业创新行动等品牌,以传承、保护、发展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为抓手,把帮助困境妇女创业增收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妇女特色,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女性素养提升、技能培训等服务,加大对专业类、公益类、服务类女性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激励广大妇女释放创业热情、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培树了一批巾帼“巧匠”,推动了大同特色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020年,市妇联对市妇女儿童教育中心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和升级,打造了集妇女手工展示体验、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维权服务、家庭教育、消费扶贫、电商直播及儿童兴趣教育等于一体的妇女儿童活动服务中心,吸收近20个社会组织入驻,搭建培训、体验、生产、展示、销售平台,为全市妇女提供学技艺、展风采、促就业的机会和载体。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力争孵化出更多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妇女组织和妇女小微企业,同时让更多妇女依靠这块阵地,更好地学习各种技能,提高创业就业能力,蹚出一条符合大同实际的女性创业就业发展之路。
为增强基地引领作用,市妇联推荐2个山西省巾帼农业双创示范基地,带动农村妇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挂牌巾帼电商孵化示范基地和巾帼创业创新孵化示范基地,探索服务女性创业的新机制新途径。云冈区创立了云冈巾帼园培训基地,促进妇女创业就业,让每一位妇女成为帮扶、服务的倡导者、践行者、受益者。
为提高妇女创业就业技能,促进实现转移就业和居家灵活就业,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各级妇联开展各类手工技艺培训,增强妇女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市妇联组织手工技艺传承人、工艺大师进行现场教学以及网络电商培训,把技能有针对性地送到困境妇女身边;发动手工业龙头企业、女大学生创业者进行传帮带,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妇女参与到家庭手工产业中来,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