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之于打坐、站桩等的重要性,实际上犹如通常的呼吸调整之于运动。
事实上,呼吸调整本身的究竟目的,也是为了收摄心神,使得身心放松,意念集中。毋宁说呼吸调整也是为了某种定。
我们多数人有时候通过呼吸调整,是能一下子收摄心神,高度集中的,只是能够维系的时间相当短暂。这种情况是不是定呢?其实也是定,是所谓的“欲界定”,又称“电光定”,形容其存续的时间之短暂。
为什么我要指出这一点呢?因为太多人将禅定过于神秘化,认为各种意识冥想幻觉幻境,或者无思无想才是禅定。这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情况是禅定之中,有下述三种基本状态:
可以是寂止状态,类似熟睡而非睡,但是意识依然现行,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意识不现行的状态;
也可以是觉观状态,此时观察力非常敏锐;
也可以是禅那状态,此时是高度专注的同时,不仅觉观,而且分析思维。
由此可见,以各种意识冥想境界来论禅定是没有道理的。若是这样,应该是许多精神病人的禅定水平最高了,他们通常都有很丰富的各种境界,甚至发展出了自己的“独到”理论,会阐述自己的独特发现。可惜,这恰恰不是禅定。

判断是否已经进入禅定的基本标准,我们不妨可简单归纳出如下五条:
心神是高度专注的,不会因为杂念而分神;
心神是安宁,至少在定的状态下是喜悦、安乐的;
身体觉受上总体是适悦的。
必然有禅悦,身体觉受上至少有“八触”之一发生,“八触”齐发者通常禅定也深。所谓“八触”,即:动、痒、涩、滑、冷、暖、轻、重。
一呼一吸会变得十分绵柔,出入息时,会发现出入息微弱,尤其是出息。再进一步的话,会有“止息”、“胎息”或“气住”的现象出现。
如果你在打坐时出现上述五条所列现象,不用怀疑,此时你已经处于禅定。通常会是初禅。或者是其未到地定。
有些人小瞧这样的定,说这只是“世间定”。然而,问题是,他连这种“世间定”都没有,奢谈什么“出世间定”?
又有些人高标这样的定,以为有多么了不得,认为凡人是达不到的,这也是无知妄说。事实上,许多练气功的人,也都能获得这样的禅定,无非只是他们的方法不够本质直接,见效慢一些,不易巩固而已。

专栏坐禅:从入门至久坐作者:建章君180币102人已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