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年做各类排名的台湾《远见杂志》综合了此前自家“大学风云排行榜”“企业最爱大学生/研究生调查”的经验,特别参考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学排名指标与及调查方法,号称用了八个月时间完成了首份“台湾最佳大学排行榜”。
在全台158所大学中,扣除助理教授级以上师资少于150名的小校、及军警学校,共有145校列入评比。台湾大学当仁不让地夺下冠军宝座,成功大学位居亚军,新竹清华大学名列第3,其次是交通大学、阳明大学,公立大学包办前10名中的8名,但11名至30名大多数为私立大学,逢甲大学更是超越公立的中正大学和台北大学,赢过老牌私立学校辅仁、淡江和东吴大学,成为综合私立大学第1。
台湾由于“少子化”的影响,高校生源越来越缺,几年前大幅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因此去台湾念大学也成为了不少高考生的选择,这份客观性权威性较高的台湾高校排名,应该能成为“陆生”的家长和考生的有益参考。
不过,陆生在台湾国立,也就是公立大学就读的人数并不多,而且仅限于研究所(研究生)以上,唯一招收陆生就读学士班的国立金门大学,招生名额也只有个位数。以今年5月公布的数字,2015年度在台湾就读学士、硕士、博士的陆生人数为7813人(不包括短期交流的交换生),其中大部分都是在私立学校就读。此外,就读的科系受到限制、不能打工、毕业之后不能在台湾就业等诸多因素导致陆生赴台念书的意愿并不高。
但说到底,最主要的因素,大陆高校综合评价越来越高,陆生在台湾可选择就读的学校未必比大陆的要好。

(这次排名算法为避免“大者恒大”,22个指标中,有七个人均指标,但排前列的依旧是四大)
合作参与了此次排名调查的台湾大学图资系教授黄慕萱毫不客气的批评,对比世界各种大学排名,台湾高等教育问题是投入不够,以至於整体呈现退步现象,若对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师生比,台湾大学就像是“血汗工厂”;台湾科技大学校长廖庆荣也表示,国际机构近年在做大学排名时,重视经费投入,在这方面台湾远不如大陆,因此被拉开差距。

(成功在哪?或许和北大清华之争一样成为永恒话题)
在台湾社会的传统印象中,“台成清交”或“台交清成”是台湾四所顶尖大学的合称,其中,台大与成大为综合型大学,清大与交大则属于理工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有部分文法商系所)。台大隶属国立台湾大学系统,清大与交大隶属台湾联合大学系统,而成大隶属台湾综合大学系统。关于成大到底第二还是第四,台湾大学圈内存在长时间无休止争论,就如同大陆清华北大、复旦交大之争一样。此次远见的排名,也算是给了个小小的定论。
此外,各类辅导班宣传时,还会加入以人文、法、商、传播领域见长的政治大学,合称为“台成清交政”。政治大学虽然此次排名只有第7,但还是被认为表现抢眼,因为社会人文论文产出耗时,使人社型大学在研究的排名屈居下风。政大在没有工、医、农科的情况下与综合型大学PK,主要是依靠在雇主满意度名列前茅,社会声望及国际化排名极佳,教师平均中文论文数更高居第一。
还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科技大学,已经逼近“清交”;刚刚公布的2016年“泰晤士世界高校排名”中,台科首度超越清、交、成,高居亚洲第28名,仅次于台大。
台湾也有“清华”和“北大”,不过这个“北大”指的是台北大学,是由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独立设校后改制而成,此次排在第25名,与新竹清华的差距有些大。


(台湾的大学中一般带“国立”的是指公立大学,其他的则是私立)
第26名的亚洲大学成立仅16年,是本次入榜最年轻学校。亚大成立之初,便请安藤忠雄兴建美术馆、请诺贝尔奖大师演讲,展现世界级雄心,近年又与中国医药大学成立“中亚大学联盟”,今年更在学校旁盖起附属医院;值得注意的是,12所有设有医学院的大学,包括新成立的亚大、义守皆进入前30名,这是因为医学院学费高、补助多,社会声望也好。
五大面向分项排名
为突显各校特色,《远见杂志》再从从教学(占25%)、研究(25%)、国际化(15%)、产学合作(15%)、社会声望(20%)等五项进行排名。


1. 社会声望:成大夺冠,私校逢甲受肯定
社会声望指标为《远见杂志》“企业最爱大学生”“企业最爱研究生”调查,以及由校长互评的“大学声望调查”。声望冠军是成功大学,也是五大项目中唯一非台大夺冠的项目。
校长互评的“大学声望调查”,前10名中,有9所都是国立大学,只有逢甲以黑马之姿窜出,拿下第八;北医、中国医、长庚及亚洲,囊括第13到16名。南台科技大学则拿下第19,是排名最高的私立技职,超越许多国立大学。
2. 学术TOP 5 -台、阳明、成、清、中医大
学术指标有五项:中、英文论文总量与教师平均论文数,教师中院士、国家讲座等杰出学者人数。台大中、英文论文的数量最多,并有70位中研院士与国家讲座教授级学者,拿下冠军。 其次是阳明、成大、清大与中医大。黄慕萱解释,由于医学领域论文数量多,使医学大学不仅论文总量多,人均论文数也高,排名因此占优势。
3. 教学TOP 5 -台、北医、成、阳明、长庚
教学指标有四:注册率、生师比、学生平均预算与总经费。由于医学大学需要较多昂贵的仪器设备,教学方式也不同于一般学科,故生师比低、学生平均预算高,导致前五名均为医学院或有医学院的大学。其中,第二名的北医年度经费仅新台币35亿元,不到台大的1/4,但生师比9.9:1,学生平均年度预算高达59万,均为全国第一;全校注册率超过九成,也是前10名中最高的学校。
4. 国际化TOP5 -台、政、交、淡江、文藻
国际化指标有:国际合著论文比、国际学生比、国际教师比、跨国学位合作数与学生出国交流数。第一名依旧是台大,“跨国学位合作”及“学生出国交流数”都拿下第一;政大的表现平均,五项指标都在前10名,拿下第二。淡江与文藻都有五个语系以上的外语学院,淡江平均每16位教师便有一位外籍教师,文藻每13位便有一位外籍教师。
5. 产学绩效TOP 5 -台、清、成、交、中央
产学绩效指标有五:推广及产学总收入、教授平均推广及产学收入、产学合著论文数、美国专利数与台湾专利数。台大教师人数高达2066人,这个项目仍是台大抡元,产学论文数及推广及产学收入都高居第一,103学年产学收入达65亿元,平均每位老师为学校带进314.4万元。清大教师数仅台大1/3,却有最多美国专利,产学合著论文数也高居第二;与竹科关系密切的交大,美国专利数也名列第二,平均推广与产学收入313.5万,以不到1万元差距紧追台大。

当然,有排名就一定会有争议,台湾的论坛里这几天就已经为此吵破了头,倒是有一所“烂校”学子发了一段话,让不少网友小感动了一把。
下一篇:连桥是什么意思(联桥网络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