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线了新功能——拍一拍,只要动动手指双击头像,就可以“拍一拍”聊天好友。
动动手指,就像张小龙自己对这个功能的评价一样:仅需一行代码的有趣功能。
这个简简单单的小功能一面世,就上了微博热搜榜,让群炸开了锅。虽然这个功能非常鸡肋,但是激起了广大网友的恶搞之魂,群成员之间胡乱地拍,甚至通过改昵称方式来恶搞对方。
拍一拍也成了饭圈女孩的福音,只要昵称改得好,你想拍谁就拍谁。
受到沙雕网友的启发,也增加了修改“拍一拍”后缀的功能,这下网友们玩得更嗨了,拍一拍也一度成为网友最喜欢的功能之一。
不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疯狂玩梗之后,大家发现,拍一拍带来的麻烦远大于乐趣,比如下面这位:
可能因为不少网友都手误拍了领导、老师,或者被人拍了之后展示出自己的沙雕后缀,拍一拍很快就被大家“抛弃”了。甚至部分网友想要让关闭这个功能,毕竟拍一拍在聊天过程中作用不大,还极容易误触,一不小心就尴尬了。
一定是的产品经理张小龙听到了广大网友的呼声,版本更新后,拍一拍可以撤回了!
iOS版升级到7.0.15正式版,安卓版升级到7.0.18测试版之后,拍一拍就可以撤回了。当你第一次使用撤回功能时,官方会提示你“2分钟内,长按拍一拍消息,可以撤回。”也就是说,超过两分钟就无法撤回或者删除。
最让人感觉舒适的一点是:撤回之后不会有提示,完全不留痕迹!
对此网友都表示:这下,不小心拍了客户/老板/前任/老师,终于有救了!
:一款从诞生就被吐槽的产品
从6月17日面世,到8月14日宣布可以撤回,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拍一拍就被大家吐槽到更新功能,在的众多功能里,算是“最命途多舛”的功能了。
其实,除了拍一拍这个新功能,还有很多老功能,一直被大家吐槽:
朋友圈权限设置;
单向删除好友;
不能导出聊天记录;
不能一键消除未读信息;
看一看侵犯别人隐私;
PC端登录只能扫码;
语音消息不能调节进度;
清除对话框,聊天记录也会被清理;
聊天中的文件7天后就失效;
……
要详说的缺点,可以写出一本书来,甚至有网友恨不得自己就是的产品经理,好去把的缺点全部改掉。就连张小龙自己都说:“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
作为一款日活超过10亿的国民社交软件,居然存在这么多让人难以忍受的缺点,说起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其实,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被用户吐槽:不如QQ、垃圾、抄袭、无用……
不过,张小龙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坚持“不能按照用户投票来决定改不改,要依据自己的专业判断”。
专业判断???可能他的专业判断标准与大众的标准不同吧。
产品就看腾讯
虽然的很多功能一直被网友吐槽,但是这并不妨碍成为中国日活最高的国民级产品,更不影响张小龙成为乔布斯之后最伟大的产品经理。
在互联网行业,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话:运营看阿里,技术看百度,产品看腾讯。
腾讯是国内公认为最具有“产品”基因的互联网公司,因为腾讯的帝国版图下,拥有曾经国内价值最高的产品——QQ,现在还拥有价值更高的产品——。
曾经在国内价值最高的 QQ,打败了国际化的MSN,成为90后最爱的通讯软件;现在国内价值最高的,打败了飞信、米聊,成为联系我们一切社交网络的国民级软件;还有稳坐邮箱市场头把交椅的QQ 邮箱、音乐软件大佬QQ 音乐、三大视频软件爱优腾中的腾讯视频、与网易游戏分庭抗礼的各款游戏软件……
腾讯现在的每一寸版图,都是腾讯的产品打下的江山。
如何成为腾讯的产品经理?
有如此浓厚的“产品”基因,腾讯重视产品,重视产品人才的培养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校招中的“产品经理培训生”项目,就成为了互联网公司非技术类校招的皇冠。
腾讯对产培生的重视,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
腾讯产培生的项目,先于校招开放,面向全球招募,招募人数约为25-40人;
每年一千多名受邀参加面试的候选人,都由腾讯报销路费、住宿费,每人报销额度两千多,(今年由于疫情,已经改为线上面试);
效仿管培生制度,腾讯的产培生项目也有完善的培养机制:全流程的实践机会、轮岗实践、导师培养、跨界交流;
还有高于一般岗位的薪酬待遇和职级、更多的晋升机会、不限专业、更重视个人素质、未获得offer的同学还可以参加腾讯的之后开放的校招……
腾讯为产培生这个岗位准备如此丰厚的资源,自然会吸引众多优秀人才投递简历,竞争也就异常激烈。去年腾讯产培生项目收到了上万份的简历,只录取了30-50人,今年的录取名额还有所缩减。你想要成为腾讯的产培生吗?
下一篇:电脑打字赚钱 小说接单打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