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大多数人都买了社保,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退休后可以领到多少钱,网上有计算公式,看不懂,不会算。到社保部门咨询,得到的回复是:只有等退休的时候才能算出来,现在基本上没有人能够给你一个确切的答复。
确实是这样的,这套算法比较复杂,但是还是能算个大概的。上个月,父亲要办理退休手续,于是我就想测试一下通过手动计算能不能算出大概。经过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差不多,算出来的结果和最终退休领到的金额相差50多元。
又测试了其他人员,得出的结果和他们最终退领到的养老金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悬殊。下面来看一看计算公式和注意事项:
计算公式:
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有的省市涉及到过渡性养老金,这里面就不说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有几个人能看懂的?下面详细说说其中的几个关键点:
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个也叫社平月工资,怎么算?基本上每年年初左右,统计部门会公布上年度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在网上搜一下就行。以江苏为例,根据年度统计调查结果,2020年,江苏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3621元。
那么:江苏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03621/12=8635元。
2、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数值在0.6-3之间
这块算精确的话就比较复杂了,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每年的缴费基数问题,如果要是算得精细,可以到社保部门打印缴费明细,看一看你的缴费基数,再确定每年社保部分发布的社保缴费基数(基本上每年7月份左右发布),然后用你的缴费基数除以发布的基数,就能得出数值。记住这个是按月计算的。然后求一个所有月份的平均数,就能得到一个精确的数值。
粗略的算法是:如果你一直都是按照最近基数来缴费的,按照0.6来算就行了。
3、缴费年限
大家都知道退休需要缴费满15年,这里面有一个误区,有的人认为只需要交满15年就可以了,这样只能说你到时候可以退休,最终的还是多缴费多领钱。本人之前测试过,多交一年,退休时每个月可以多领70-80元左右,这个数值是本人测算的,不一定准确。
如何能够精确地算出缴费年限呢?我交了17年8月怎么计算呢?我是这样算的:缴费年限=总月数/12 即:(17*12+8)/12=17.66年
4、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不是你交的钱都进了你的个人账户,只有8%进个人账户。如果按照3800的缴费基数确定,那么每个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是:3800*0.8=304元,最好的办法去社保部门查一下具体的金额,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是否按时缴费、利息等因素。
5、计发月数: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
举个例子:
江苏老张:每年按照最低标准缴费17年8月,个人账户43776元。这个月刚好60岁,能领多少养老金呢?
基础养老金=8635*(1+0.6)/2*17.66*1%=1219.9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43776/139=314.93
一共:1219.95+314.93=1534.9元
不是很多,但是国家政策好啊,每年都调整,慢慢不就上去了嘛,你说是不是?下次跟大家说说养老金是如何调整的?你调整的这些钱是怎么算出来的,让你明明白白。
总结一下:以上这些只是经验之谈,各个地方政策不一样,可能与您认知的不一样,仅作为您的个人参考。总的来说多缴多领,按时缴费,给自己存住养老钱,不给子女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