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唐朝灭亡是由于当时大自然的气候所致,因为当时长期的恶劣气候导致大唐农业连年干旱歉收,朝廷多年严重缺粮,岂能不亡?
这么说有何依据呢?据有关报道:德国一个科研小组对雷州半岛湖光岩湖取得的钻孔岩心进行了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科学家们认为,通过钻孔获取的岩心样品的磁属性和钛物质可以揭示东亚古代冬季季风强度。他们发现,在过去1.5万年里,有3个时期的冬季季风很强,而夏季季风很弱。后一个时期大约在700~900年间,而唐朝从618~907年延续近300年,正处于这一时期。科学家们认为,造成盛唐衰败的重要原因是长期千旱和夏日极其少雨,降雨量减少造成荒灾,谷物歉收无粮糊口,激起农民起义,并最终导致唐朝在907年灭亡。
《自然科学周刊》也刊文说,科学家还意外发现,唐朝灭亡前后,中美洲在810年和860年也发生严重旱灾,造成玛雅文明从地球上消失。东西两大盛世文明在同一个时期,都因为地球气侯异常就此从历史上消失了。
在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莫过于唐朝了。前后近300年时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法律等方面达到最辉煌的时期。导致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黄巢起义,黄巢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正如上文所说:唐末连年干旱,自然灾害日益严重。许多地方人们只能用草子树叶充饥,无数百姓饿死。各地农民被迫揭竿而起,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败百花杀。通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吟诵着自己写的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率领大军一路打进长安.唐王朝见义军到来,一片混乱,宰相卢携畏罪自杀,官员们纷纷逃匿,唐僖宗吓得丧魂落魄,在宦官田令孜的护卫下,仓皇南逃。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终于一步步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