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筛
用于剔除粉中的粗粒秕壳,原来筛拣层的是绢,所以称“绢筛”。现在已用化纤网替代,北方还有人使用,过去很多都昌人凭此闯关东、走西口。土塘镇仍有绷纱绢筛为业,即把一块三寸宽的薄木片顺势弯成圆形,底部绷上丝布。
打铁
因打铁炉和铁砧笨重,大多匠人在集镇设置铁匠铺。农忙时也有挑铁炉下乡的,一般在村内祖厅中起炉。都昌三汊港有两个专业村,连村名都叫“铁炉村”和“铸犁山”。
拜师学徒
都昌手工业产生较早,相传秦、汉时期就有陶器、铁器、纺织品的生产,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造船、建材、制革、食品加工、印刷等72行业门类。一方面能工巧匠遍布城乡,另方面拜师学艺之风日炽,技艺代代相传。
旧社会进入工商业的主要途径就是拜师学技,时间多在正月,请中间搭桥人介绍,先送师傅见面礼,师傅面试后中意后收下礼品,择吉日举行拜师仪式。三年学徒无工钱,要求“师傅先吃饭,徒弟先放碗”,全方位服侍好师傅,否则可以打骂,除春节放假外平时不准回家。半途而废极不光彩,三年期满要摆“满师酒”,自行开业不得抢师傅生意。
纸扎
先用篾丝扎龙、马灯或祭祀用品,用布条缠绕固定,然后再往骨架上蒙剪裁好尺寸的彩绘,成型之后便成一件手工艺的艺术品,现在做的人较少。
茶馆
都昌茶馆有素、荤之分,素茶馆供应清茶,兼卖糕点小吃,慢慢品饮,中途加冲开水;荤茶馆实际上是小酒馆,既卖茶又卖酒菜。过去民间纠纷调解一般请到茶馆,俗称“吃茶酒”。
旧秤
旧枰一斤有16两,每颗星代表1个星宿,它们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及福、禄、寿三星组成。秤星颜色只能是白色或金黄色,不能是黑色,提示做生意要光明正大,不能黑心,卖货给客人,若少一两叫“损福”,少二两叫“伤禄”,少三两叫“折寿”。
销货担
流动性交易的是行商,上山下乡和走街串巷的货郎小贩,从城里批发针线、刀剪、火柴等日常用品,他们用拔浪鼓招徕吆喝,都昌人称之为“销货担”。上门服务还有豆腐担、磨剪刀、补锅等,其中特别一些是“卖花样的”,是用白纸剪或刻成适宜绣在鞋、帽、枕头上的花样,买者照此用彩线一针一针绣好。
财神
亦称“赵公元帅”,其像黑面浓须,头带铁冠,手执铁鞭,身骑黑虎,安放在财神庙中。对联为:手执金鞭多进宝,身骑黑虎广招财。财神纪念日为毎年农历三月十五。其他各行业另有崇奉,如鲁班泥木建筑业尊为“祖师”,造酒的敬奉杜康等。
商业禁忌
忌早上第一个客人不成交,利润低些都卖;晚上停止营业称打烊,忌说关门;忌招牌倒掉下来,以为不吉利;忌谈“亏”、“蚀”、“输”等字,以免招致倒霉;扫地时忌往门口处的方向洒扫,对生意不利;在店门口忌打呵欠、伸懒腰,会把财神挡在门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