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大同鸟类,保护生态环境
候鸟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力量
在我国,七夕是一年中
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了
民间传说故事里
每逢七月初七
喜鹊们会从各地飞来
搭成一座鹊桥
让牛郎与织女得以相会
喜鹊也由此成了
浪漫而长情的象征
云中山人 摄▲
宋朝诗人秦观也在《鹊桥仙·纤云弄巧》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与喜鹊
是专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赵常青 摄▲
新贵时光 摄▲
当然,喜鹊不止出现在七夕中
在中国传统习俗上
喜鹊被认为是一种报喜的吉祥鸟
清朝乾隆皇帝也用
“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
来描写喜鹊报喜
丁雅琴 摄▲
喜迎春风暖融融,
鹊鸣吱吱笑稚童。
闹声喧语赏花去,
梅蕊幽香蜂蝶涌。
喜鹊闹梅
藏头诗
马华 摄▲
喜鹊也常与梅花一同出现
梅开百花之先
是报春的花
喜鹊站在梅花枝头
形容喜事临门幸运吉祥
加之谐音
人们把喜鹊立于梅梢
称为“喜上眉梢”
刘玉芳 摄▲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如:
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
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
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
胡杨 摄▲
49
喜鹊
雀形目、鸦科、鹊属
别名:鹊、客鹊、飞驳鸟、干鹊
有些地区也称花大姐、花喜子
属于留鸟
形态
喜鹊
体长40-50厘米
雌雄羽色相似
雌鸟光泽不如雄鸟显著
尹继 摄▲
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
从前往后分别呈现
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
马华 摄▲
双翅黑色
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
尾羽黑色,有深绿色光泽
末端有紫红色和深蓝绿色宽带
云中山人 摄▲
习性
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
在山区、平原都有栖息
无论是荒野、农田、郊区、城市
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周卫 摄▲
喜鹊喜欢把巢
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
在居民点附近活动
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
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就越多
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
则难见喜鹊的身影
高贵宝 摄▲
喜鹊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
常成3-5只的小群活动
秋冬季节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
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
性机警,觅食时常有一鸟负责守卫
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
云中山人 摄▲
食性
喜鹊食性较杂
食物组成随季节和环境而变化
夏季主要以昆虫等
动物性食物为食
其他季节则主要以
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
改善伙食
恰个大青蛙
老哥分点吃的呗
高贵宝 摄▲
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幼虫,此外也吃雏鸟和鸟卵。
植物性食物主要为乔木和灌木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也吃玉米、高粱、黄豆、豌豆、小麦等农作物。
据科研工作者调查
喜鹊一年的食物当中
80%以上都是危害农作物的昆虫
对人类是很有益处的~
胡杨 摄▲
繁育
喜鹊一般在3月开始繁殖
一直持续到5月
每窝产卵5-8枚
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7±1天
周卫 摄▲
雏鸟晚成性
刚孵出的雏鸟全身裸露、呈粉红色
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30天左右雏鸟即可离巢
丁雅琴 摄▲
喜鹊擅营巢,它们的巢主要由枯树枝构成,远看似一堆乱枝,实则较为精巧。
近似球形,有顶盖,外层为枯树枝,间杂有杂草和泥土,内层为细的枝条和泥土,最里面,还有一层贴身的铺垫物,这是用芦花、棉絮、兽毛和鸟的绒羽混在一起压成的一床“弹簧褥子”。
网络图片
由于鹊巢又高又大,目标显明,因此便经常被那些不自营巢的鸟类,特别是红脚隼侵占。
喜鹊抛弃的旧巢或才建的新巢,常常方便了那些有益的猛禽,让其有巢安居、繁殖后代。
长恨哥 摄▲
分布
(资料图)
何宁华 摄▲
保护
喜鹊分布范围广
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智 摄▲
该物种已被列入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
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刘玉芳 摄▲
【发现大同·飞鸟翔集】每期图片均由摄影师摄于我市辖区内。为保护珍稀鸟类资源,具体拍摄地点不便注明。
每周日,大同日报融媒体中心
以【发现大同·飞鸟翔集】与你相约
一起来认识
来到大同或生活在大同的鸟儿
一起讲讲大同鸟儿的故事……
本期图片摄影人
郭忠
网名云中山人,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鸟类拍摄爱好者,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致力于当地生态环境、野生鸟类的保护和救助。经过多年跟踪观察,对大同市及桑干河流域鸟情鸟况比较熟悉。曾多次组织志愿者在桑干河湿地(同朔地区)进行野生鸟类保护、救助及反盗猎野生鸟类行为的宣传活动,救助及参与救助受伤野生鸟类多起,多为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
尹继
网名高山流水,大同市财政局退休员工。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同市企业摄影家协会理事。
马华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鸟类摄影爱好者。
丁雅琴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热爱摄影,喜欢用镜头尝试记录心里的每一丝感触。鸟类摄影爱好者。
新贵时光
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称摄影新人,起步就来挑战难度大的鸟类拍摄,拿起相机的那一刻就义无反顾加入拍鸟行列。
刘玉芳
网名云依依。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的美好,尤其是在拍鸟过程中体验别样的快乐。
周卫
湖南长沙人,现供职于平朔集团公司,鸟类摄影爱好者。
长恨哥
大同铁路退休职工,爱好摄影,喜欢拍摄名胜古迹、城市风光、花鸟鱼虫。用相机记录美好时光和动人瞬间,六年来拍摄了大量图片,尤其喜欢拍摄大同境内的各种珍稀鸟类。
高贵宝
网名“堡”。广灵一中教师。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广灵县摄影家协会会员。
肖军
网名胡杨,业余摄影爱好者。
赵常青
网名清荷,广灵一小教师,广灵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广灵县美术家协会副会长。爱好摄影、视频制作、泥塑、绘画、陶艺等。
智
网名智,朔州摄影爱好者,退休女职工。
何宁华
网名随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著作权协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摄影协会会员。鸟类摄影爱好者。
总 策 划:郭忠 何宁华 景行大同
刊头题字:杜 鹃
本期文案:解思晖
来源 大同日报融媒公众号
编辑 杜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