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实的自己不容易,尤其是活在宫中的女子,还是宫中女子的后宫之主。
慈安非但做到了真实的自己,更把那一份真实诠释成了后宫难能可贵的生存之道:大智若愚。

立斩安德海:打压慈禧一手遮天权势
然而,慈安的谦让并非是无底线的一度的忍让。
安德海是慈禧最早受到宠幸的太监,当时,慈禧已掌控了朝中大部分的权势。
这种主子一手遮天的权势为身为主子红人的奴才提供了一顶巨大的保护伞。
自此,安德海卖官鬻爵,抢夺民女,勾结官商,可谓无恶不作。
如果说这一切恶行在慈安那里还算不上罪恶滔天,那么有一件事,却让慈安再也不能心慈手软。
安德海终究还是踩到了她的底线。
同治八年,他自称“有密遣”,乘船招摇南下,招纳权贿,一发不可收拾。
山东巡抚丁宝桢上奏慈安东太后。
清朝祖制:太监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
慈安一生都在维护清朝皇权的制度权威,前次她不惜联合慈禧杀了八大臣把朝权转让给慈禧,这一次,对这个奴才太监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她未通过慈禧,立刻下令将其就地诛杀。

有智慧的头脑总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守住自己设立的那条底线。
不是要跟你对着干,而是你越得太过,到了该收敛收敛的时候了。
慈安把这个意思通过安德海传递给了慈禧。
同时联合同治帝、恭亲王以及朝中众多大臣压制慈禧权势,逼得慈禧不得不同下一道懿旨诛连安德海随从及家人坐罪。
这一招,慈安实在打得漂亮。
在无声无息中,将权欲越烧越旺的慈禧打了当头一棒。
老子《道德经》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生活中往往就是那些看似笨拙的人,口讷的人,才能真正笑到最后,获得人生的成就。
然而,笨拙口讷多半也是生活中默默无闻,刷不出存在感的人。
但是要知道,存在感是别人给的,成就才是属于自己最实在的东西。
慈安的“愚”,就在于她知道这能给她带来她想要的那种实在。

太后之死:慈禧奕䜣裂痕弥深
可惜的是,在四十五那年,她暴病而亡。
慈安的死,使朝中的平衡局势陡然一变。
慈禧借此大肆打压异己势力,独揽了朝政大权。
当年慈禧借助恭亲王奕䜣的力量诛杀八大臣,他们之间的联合靠的却是慈安的调解。
慈禧权欲极强,奕䜣也是个向往权力的人。
强强联合在灭了共同的政敌之后,必定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之局面。
慈安便成了他们之间的安抚剂。
她一死,仅过三年,奕䜣就被免去一切职务,成了空头亲王。
慈禧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就此开始了卖国的步伐。
有历史学者说,慈安的思想格局让她成为近代史上的一位清朝“未亡人”。
可见她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她的一生没有多少壮阔的波澜,即便是那点微末的光芒也被掩盖在光华四射的慈禧背后。
然而正是她那份安于幕后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身处后宫最高位的女子怎样主导了那一段时期历史的走向。

没有她,相信也不会有慈禧后来的光华四射。
没有她,咸丰以后的清朝历史也许会全部改写。
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子,得到了她本就期待不多的全部生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唯愿以淡与宁,收获人生美满。
百部私藏好片,带你读懂生活
一部电影,一种感悟
十点电影

背景音乐 | 《这些空灵的字句》
图片来源 | 《两宫皇太后》剧照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们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