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胀,会来吗?CPI 和PPI 同比增速双双创下新高,未来会走向滞胀吗?咱们老百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手里的钱贬值吗?怎样做,才能保住自己的钱包呢?听听我的建议,欢迎大家点赞。

先来解读下最新的物价数据。10月的PPI 同比涨幅13.5%,这是近15年来的最高峰值。也就说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增长速度,达到了自2006年以来的最快水平,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快高到了极致。为什么 PPI 会飙得这么高?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也大幅涨价了。10月的煤炭相关产业的出厂价格同比猛增了103.7%,石油和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出厂价格同比大增了59.7%。当然这种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大涨,是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紧张密不可分。

虽然PPI与CPI之间的价格传导,会有时间的延后,但迟早会传导到消费领域。10月的CPI,也开始有比较明显的上涨迹象了,同比涨幅为1.5%。大家可不要小瞧这个数值,这是过去一年里最高的。我们的CPI,也就是居民消费指数,如果开始出现明显抬升,基本生活的成本也会随着上涨,中低收入群体的感受会很明显。如果CPI像PPI那样,之后一路飙升,那滞胀的风险就不小啦。这是比通胀更可怕的经济现象。这里,简单解释下,什么是滞胀?它的全称是停滞性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停滞或衰退、高通货膨胀、大量失业和物价暴涨同时并存的现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曾经就发生过滞涨。

这种情况,会发生在咱们身边吗?我们认为,压力会有,但不会太大。市场已经进入到深度调整期了,波动是会持续一段时间的,真正的平稳应该是要从2023年开始。也就是说2022年,市场还会继续经历比较明显的螺旋式发展,上下反复会是一种常态。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既然通胀不可避免,那我们老百姓该如何应对呢?我们认为,有这么两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呢,是学习一技之长,可以对抗通胀。对于年轻人来说,平时也没什么积蓄,找份工作也不容易。如果能有一技之长,只要不失业,有一份工资收入,就足以度过通胀难关。

第二种办法呢,是学一些投资理财知识,有可能获得较高收益,则可以对抗通胀。毕竟通胀到来时,懂得理财,可以实现资产的保值,甚至增值。当然,每个人对投资风险的偏好不同,有的人追求无风险的固定收益率产品,比如大额存单、银行理财产品之类的。有的人喜欢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比如股票、基金之类的。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最为稳健的资产配置,还是核心城市的优质房产。
我这么说,大家听懂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