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1000块钱值得起诉么 欠1000块钱报警有用吗
admin
2023-09-15 21:11:31

别人欠钱不还怎么办?诉讼还是报警?诉讼和报警的区别

别人欠钱不给可以报警吗?诉讼和报警的区别

这里讲的诉讼是指民事诉讼。

不是说欠钱不还可以随便选择去报警或去民事诉讼,究竟报警还是去民事诉讼主要看是民事借贷还是涉嫌诈骗。大部分借钱不还行为属于民事纠纷,公安机关不予受理;同时,借钱不还涉嫌诈骗刑事犯罪的,如果去民事诉讼,法院同样不予受理。那么哪些借钱不还的行为是民事纠纷,哪些是涉嫌犯罪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首先谈谈民事诉讼和报警的区别:

区别一:受理部门不同

诉讼法院受理,报警公安机关受理。

区别二:性质不同

诉讼是经济纠纷引起的民事纠纷,报警一般因为被诈骗,涉嫌刑事犯罪

区别三:结果不同

诉讼的结果是对财,对财物的归属进行判决,报警的结果主要对人,主要是对人的自由进行限制和处罚,同时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区别四:办理程序不同

诉讼主要由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而后一般由法院进行庭审前调解,若调解不成,由法院进行宣判;

报警若案件涉嫌刑事犯罪,由公安机关立案,除受害人提供相关证据外,由公安机关进行侦察,由检察院进行公诉,由法院进行审判。

区别五:中止程序不同

民事诉讼中,在开庭前原告可申请撤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按撤诉处理,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报警,若立案后,报警人不得申请撤案,是否撤案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根据案情决定。

别人欠钱不给可以报警吗?诉讼和报警的区别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

那些情况下欠钱不还可以报警,那些公安机关不予受理,那些需要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呢?

借钱不还一般属于民事纠纷,公安机关不予受理,需去法院进行民事诉讼。

我们知道民间借贷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正常的债务债权关系,正常借贷不属于公安机关受案范围,公安机关一般不立案,维权需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但是但是借贷为名以诈骗为实的借款属于诈骗,可到公安机关报警。借贷式诈骗案的,属于公安机关受案范围,公安机关将给予立案侦查。那么什么是借贷式诈骗呢?

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司法实务中,“借款型”诈骗较难认定,如果行为人本人没有偿还能力,实际上也没有承担还款责任,在借钱时就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可以推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如果行为人主观方面的非法占有故意是靠推定的,行为人后续的突然还款行为可能会对抗推定的成立,这给认定“借款型”诈骗带来的难度。

一般情况下借款不还如具有以下特征可去公安机关报警:

一是行为人借款的主观意图是为了非法占有

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对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客观方面来判断:

(一)行为人借钱的理由与实际用途。在正常的民间借贷中,借款人会告知债权人借款的真实用途,让债权人知晓借出资金的用途和风险,从而做出决定。而在诈骗案中,犯罪人通常会编造一些虚假的借款用途,如投资、工程建设等正当而且有丰厚利润的项目,使被害人产生其借出资金安全并能及时收回的错误认识。而实际上,犯罪人在获得借款后会将钱用于一些高危或者无法收回资金的活动,如用于赌博、供自己挥霍等,从而导致被害人的资金无法收回。行为人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会反映出其借款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而借款时的理由与实际使用的异同,也可以反映出行为人在借款时是否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象的客观行为,是考察行为人主观心态的重要依据。

(二)行为人借款时的财务状况。行为人借款时的财务状况是判断其是否准备归还借款的重要因素,行为人财务状况结合其对借款的用途,能够准确把握行为人的真实心态。在很多诈骗案件中,犯罪人在本人负债累累或者没有任何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通过虚构事实将自已装扮成富人或具有偿还能力,如谎称拥有房屋、土地、豪车等,在骗得借款后大肆挥霍,造成借款无法归还,此类情形应当认定行为人在借款时就没有偿还的意图。反之,如果行为人本人具有较好的财产条件,虽然通过虚构理由等手段获得了借款,并用于了赌博等活动造成借款无法按时规还的,但其所拥有的其他财产,如房产、汽车、股票等,能够保证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失的,应当认定行为人在借款时具有归还的意图,不应认定为诈骗。

(三)行为人是否有掩饰真实身份或隐匿行踪的行为:在借贷式诈骗中,犯罪人在犯罪之前会利用假名、假住址或假证件来掩盖真实身份,在得手后便销声匿迹。还有的犯罪人虽使用真实身份,但在骗得借款后或被害人追偿过程中,又通过更换手机号码、变更居住地点等方法来隐匿行踪,这些行为也能够反映出行为人不愿归还借款的主观心态,是判断行为人性质的重要依据。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过程中,应当结合以上三点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准确把握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二是行为人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等方式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受骗出借款项

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而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骗的方法。

三是行为人对借的款项没有还款的意愿

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而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本身具有归还借款的能力,或者将借款用于可产生合法收益的途径,以保障归还借款。

如果别人向你借款,有以上特征,那就去报警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demo什么意思 demo版本... 618快到了,各位的小金库大概也在准备开闸放水了吧。没有小金库的,也该向老婆撒娇卖萌服个软了,一切只...
猫咪吃了塑料袋怎么办 猫咪误食... 你知道吗?塑料袋放久了会长猫哦!要说猫咪对塑料袋的喜爱程度完完全全可以媲美纸箱家里只要一有塑料袋的响...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春风一拂千山绿 春风轻拂千山绿... 新春对联欣赏1、天意无常顺子自然,万般皆苦唯有自渡。2、门迎百福吉星照,户纳千祥鸿运开。3、一门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