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网络保险?
网络保险又称互联网保险或网销保险。是指将保险信息咨询、保险计划书设计、投保、交费、核保、承保、保单信息查询、保全变更、续期交费、理赔和给付等保险全过程网络化的保险服务模式。
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规模收入为3.8万亿元,而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为1889亿元。其中,受短期医疗险驱动,健康险增长迅速,年保费增长达108%。现阶段,国内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呈现出以第三方平台为主,官网为辅的格局,而第三方平台主要以B2C、B2A、B2B2C等模式开展业务。
和传统保险经营模式相比,互联网保险凭借用户为中心、小步快速迭代、简单易懂呈现、科技赋能、互联网触达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保险的业务痛点,较好地满足了客户端需求。特别是当下,80/90后一代证逐步成为消费主力群体,用户行为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年轻用户群体,对互联网更有信任感,尤其是有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更愿意接受通过网络方式为自己和家人增添保险保障。数据显示,在互联网财产险领域,26-45岁的保民占据了近80%,其中80/90后群体是主力人群。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公开数据,互联网保险在2012-2015年4年间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保费收入增长近20倍,互联网保险渗透率于2015年达到了9.2%。近两年,受保险业政策影响,渗透率回落至5.0%,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政策调整后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必定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
02
购买网络保险安全吗?
网络保险是否安全,其实和十几年前网络购物是否安全如出一辙。早期网络电商平台确实存在销售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的现象。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国内互联网电商技术早已领先世界。在科技赋能的时代,互联网保险不但信息安全能够得到妥善的保障,而且借助区块链技术、支付结算技术等消费者的服务保障也前所未有的得到了优化。在网上购买保险和网络购物一样已经成为了一件寻常事,普通事。
同时,互联网保险不仅作为购买渠道,更是一种保险服务模式受到了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消费者无论是在保险公司网上商城购买,还是通过大量的第三方平台购买,整个过程都是受到法律和监管部门的保护的。比如说,有客户通过某银行的手机银行购买了网络保险,不仅其购买的产品必须是经过监管部门备案核准,而且相关信息银行必须妥善保存不得随意泄露。并且,客户还可根据自身需求,向银行申请电子保单或纸质保单。后续的电话回访、保全、续期、理赔、满期结算、退保等服务,保险公司也完全按照线下购买保险的服务标准开展,不会有所差异。
其实不仅仅是传统银行,包括保险公司、经纪公司、第三方平台等都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关的互联网保险服务。相关开展网络保险服务的企业必须符合银保监会关于保险销售企业资质的规定要求。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规章都会对网络保险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03
遇到理赔怎么办?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完保险后一定会遇到满期结算、保全变更、理赔申请等事宜,因此网络保险如何来满足客户的后续服务事宜呢?由于我们购买网络保险的过程中,都会得到一份电子保单或者申请纸质保单。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完成后把保单上的客服电话及相意事项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发生了问题,就可以根据保单上的事项要求及时准备材料申请理赔。对于一些互联网平台购买的保险或者保险公司自有的APP购买的保险,还可以通过相应平台直接进行申请。即便没有找到相应平台,我们也可以通过客服电话进行报案或者直接前往保险公司门店进行理赔申请,所得到的服务都是一样的。
对于一些涉及金额不大,客户情况相对简单的理赔案例,还建议客户尽可能地通过APP直接报案,并上传相关凭证。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跨行业平台的打通 ,目前有不少保险公司可以对一些小额的简单赔付进行快速理赔,几分钟内就能把赔付款项支付到客户账户上,减少了客户往返的麻烦。特别是今年监管提出的《关于推进财产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到,到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未来网络保险的购买和理赔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方向。
04
网络保险哪里买?
购买网络保险首先还是要结合自身的保障需求,切忌人云亦云。对于自己的购买需求或者购买金额暂时难以判断的,不妨咨询一下身边的保险专业人士,银行理财师或者保险经纪人代理人都可以。但客户对自己的保险需要有所了解,并且知道应该优先购买哪些类型的保险后,还可以去一些知名的保险公司网站、手机银行、互联网平台等货比三家。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现在不少APP都可以提供常规保险产品的产品计划书、产品对比等功能,对于客户而言就可以通过这些APP应用仔细了解全方位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