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销售就是做人。”——以前还是保险代理人时,(那时懵懵懂懂,一脸的不知所措),前辈告诉我的一句话。
很理解这句话。销售不就是卖东西吗,怎么还跟做人扯上关系了呢?大家不都是卖一样的产品给消费者吗?人品好的,卖的产品难道就不一样吗?(做人好的,他卖的产品就很香吗?)
后来,通过反思,和观察,以及做公众号的经历,让我想明白了,顿悟了。
交易的前提是信任。没有信任再多销售方法都都是空想,和枉然。
试想,你随易会把钱交给一个陌生人吗?对他一无所知,万一他骗你怎么办?
每天下班的路上,一个老头推着泡沫箱,卖着米糕,虽不知其名,但依旧有人买他的米糕。
而且他在这条路卖米糕者快10年了,可能混个眼熟,能给人安全感。而且,别人已在他那儿消费过,没出什么问题,吃食安全。不然也不会在那卖十年。
消费者的心态:都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意味着风险(有可能上当受骗)。就像淘宝刚出来时,人们无法想象网上可以买东西,觉得不安全。今天,网购已成生活的一部分。
为什么,在银行,你把钱交给素不相识柜员,而不担心呢?
因为银行有实体门店,装修豪华,舒适;柜员旁边都是摄像头。这些本就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和安全感。
人们为什么更喜欢去大商场、大公司买东西呢?
相比小商场(小公司),大商场(大公司)更能给人信任感,或更让人信任。
大商场(大公司)的产品一定就实惠吗?不一定吧。
大商场(在公司)就不倒闭吗?雷曼兄弟两百多年历史公司,位列全球第四投行,说倒就倒。
两人协伴逛街,更相信同伴的建议,而非店员的。因为跟同伴相处多年,互相之间了解秉性,更信任同伴。店员只为多卖钱,顾客买什么都会说好。
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相符,沟通契合,在销售过程中更容易促成交易。
销售的第一步是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有多种途径。其一是专业性,对产品的了解,及对行业的洞见。其二是站在客户利场,真诚的站在客户的处境,为客户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