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款后30天内发货?”“等了三个星期,我已经不想要这件衣服了”“为什么最近我喜欢的商品都在做预售?”……网购本该是省时省力的美事,却因为漫长的预售让购物体验大打折扣。许多消费者表示,预售太久会失去购买欲望。
为什么要设置预售这种销售模式?天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在杭州经营一家女装店的卢女士得知,由于个体经营者不像成熟的大品牌那样花很多精力做市场调研,新品开售之前其实难以预估销售情况。为了降低备货成本,预售的模式可以节约人力和财力。
“服装行业亏本很大概率是亏在库存上,分批预售能减少我们的库存。”卢女士透露,很多店会把第一批预售中退回来的商品检查整理并重新打包,再投入第二批预售。
浙江瑞坤律师事务所主任韩琪律师告诉天目新闻记者,预售实际上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商家必须要明确告知该商品为预售商品,并写明发货时间。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预售周期过长确实存在风险。”韩琪指出,“如果约定好的发货时间到了,商家还没有发货,或者以‘没有库存’为理由让消费者退款,相当于合同无法履行,涉及违约。《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此都有相应的条款进行说明,消费者可以合理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