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续前]
每个人的经济行为虽然说不上都直接与构建生命体有关,但是人类生命体的构建成功确实惠及到了该生命体中的每一个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构建一个能够获取能量的生命体才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最主要的内容,这也是人类生命体处于不断向一个生命整体——经济一体化方向进化的原因。虽然每个人都在做着不同的工作,但他们的合力却直接或间接地构建了一个生命体,尽管他们自己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

这就像我们身体一样,生活在其中的细胞处于生生灭灭的过程中,这些细胞都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是大脑中的细胞,有的是脏器上的细胞,有的是骨骼上的细胞,有的是肌肉上的细胞等等,它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着自己的工作,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并在自己的岗位上终老一生。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管系统由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所组成,据说成年人体内的血管,包括毛细血管在内,其总长可达1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圈多,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工程,这当然是我们身体内那些细胞辛苦劳作的成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至死那些细胞也没有明白自己是某一个生命体的一部分,也没有明白自己一生都是在为构建一个生命体在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

由于那些细胞位置所限,它们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它们无法跳出自己所属的生命体,来看看它服务的对象是什么。人体细胞的那种懵懵懂懂的、生生灭灭的情况在能量论者看来,与处于人类社会、人类生命体生命长河中的个人那种生生灭灭、生老病死的过程是一样的,其中的个人、组织,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某个生命体的一员,虽然他们终生都是在直接或者间接地为构建生命体而进行着这样或那样的工作。

到了这里,我们便也了解了之前那些学者在给经济概念下定义时所处的窘境。虽然他们是人类生命体中的一个细胞,但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人类是什么,也没有人类是某种生命体的概念。在没有意识到人类社会就是某种生命体的情况下,而你却要让学者们描述整个人类社会,描述那个他们还没完全认识的事物,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我们可以把直接入口的食物等称为直接能量,而把为了获取直接能量而创建的设施、工具及服务等称为间接能量。人们或者从事直接获取能量的工作,或者通过为这些从事直接获取能量的人服务,从而间接地获取能量。

有经济学家将人类的经济活动加以分类,分成三个产业,我们先来看下表的分类情况: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与通讯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看过上表,大家会看到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能量的部门——农业,被排在了第一产业,可见它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说明我们的观点,我们可以将三个产业的内容稍微改动说明一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直接获取能量的部门。
第二产业:构建生命体的部门。工业(制造部门)——间接获取能量的部门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间接获取能量的部门
货币是计量能量的工具,是能量的计量单位,是重要的经济工具,虽然货币经常会被人们作为政治工具来使用,因为货币的升贬与否会影响生命形式的构成,会使得部分人的政治地位出现上升或下降的情况。

总之,人类的经济就是获取能量,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取能量来展开的,通常人们是通过构建复人来达到获取能量的那个目的的。[待续]
撰稿 罗建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