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这个项目在2016年1月26日,过年前两周进行的内测。一直悄无声息的在相关的群落和贴吧中进行内测。在6月2号,终于准备上线,这才让笔者能尝到鲜。
厘米秀的现状
因为如果想研究一直舆论或者宣传途径的话,始终要查看一下各项指数的。于是,我打开了万恶的百度:
前几天笔者都在劝自己的朋友还有笔者自己不要用百度,因为搜索图片不好用,360搜索的动图搜索比百度的好几十倍。枉笔者之前还对百度指数存在一丝好感。现在可以再劝大家一遍了。
这是360的对于厘米秀的搜索指数,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在1月26日之后,厘米秀几乎是销声匿迹。
而当厘米秀在进入6月2日内测之后,不断攀升的曲线也说明了厘米秀的火热。
我们在前面讲过了厘米秀和qq秀的关系,虽然厘米秀团队可能不认为自己是qq秀的延续,可是如果我们拿厘米秀的指数进行查看的话,又会发现不少有趣的事情。
上图为qq秀,下图为厘米秀。
所对应的年龄段惊人的相同,也就是当年那一批用着qq秀过来的85.90后,嘴里喊着逃离qq使用,以及qq的平均使用年龄不停的下降。这一批人,依然是最主力的消费者。
而两个秀的人群定位
两个的关键字的人群定位,qq秀比厘米秀多了小说迷,汽车迷。厘米秀比qq秀多了手机控和体育爱好者。
人群定位的不同对于产品年龄段的细分可以看出一些大概,明显可以得出厘米秀的用户年龄依然是比qq秀偏小的。而且厘米秀的人群定位也更符合当今这个“娱乐至死”的快节奏的世界。
如果我们不谈数据,只是看看这个厘米秀的玩法的话,风靡当年男女老少的偷菜模式,收集控逼死强迫症系列,以及他独有的世界观的建造,我们不难想出,这个将会成为那些愿意玩的人的一款愿意为之付费的产品。并且可能不难想象,这将可能是一个全年龄段的新游戏。也许老人们或者大人们会喜欢看到孩子拟真的形象,就像是孩子在面前聊天一样,而年轻人则对于这些可以互动,可以殴打对方的动态emoji充满着兴趣。
笔者突然想到了今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题《虚拟与现实》。
腾讯对于社交场景化的探索
曾经的PC端和手机端的qq
如今的PC端和手机端的qq
我们不得不说,在对于社交的场景化的探索上,腾讯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当然我们不排除可能是因为腾讯要推广的各项产品比如红包比如气泡比如emoji,都对于场景的匹配有极高的要求。
如果我们说emoji是将聊天场景化,那么厘米秀又将使emoji场景化。
做表情的时候,两个小人会跳出来,而正常说话或者下拉的时候,两个小人则会悄悄的趴在输入框上,还有两个圆圆的小手。
在笔者看来,厘米秀不仅能够代表用户的审美和形象,同时也是用户脑洞的传达。
而如果我们将qq和facebook对比话,可以看出,qq可能这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厘米秀的营利模式
几年前,QQ依靠会员成长体系和各类钻石点亮体系,用仅仅十元钱的充值费完成了十几亿的营收。这背后的消费心理逻辑,也是依赖用户对于虚拟成就的渴求。几年过去了,战场转移到手机端,现如今这批用户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
1. 会员。
首先我们直观的可以看到厘米秀是有一个会员的,10元/月的费用和腾讯其他的产品对等,还给用户带来了跳出对话框的互动,今后充值会员后的特权项目可能包括大程度的DIY以及造型和道具的购买。
2. IP。
可预见的是,IP将是「厘米秀」的运作亮点。之前的气泡,qq空间模板,qq空间的分割线,这类的合作应该已经很熟练了。现在有的大圣,圣斗士,宋仲基以及二次元的形象,就已经开始抛砖引玉。
几个为人熟知的ip和新增的魔兽。正好对应了85.90后的年龄段。
前面提到的在笔者码字的时候,就新增了魔兽的分类造型。虽然说有点丑,但如果信仰到了的话,还是会换的。
3. 各个商家的推广。
现在可能最有可能的一点就是广告的泛滥了,前有ADUI对MIUI的嘲讽,腾讯自己的qq空间和朋友圈以及对话窗口也增加了广告。也许广点通的模式和投放确实是根据数据投送的,但是我也不希望看到有一天道具中会出现杜蕾斯帽子或者杰士邦衣服。虽然我感觉杜蕾斯的营销团队会有可能会去这么干。。。。
4. 开发者。
而关于DIY和造型的话,笔者觉得应该像表情一样,也引入商店和开发者机制,这样可以有效的针对自己的类别进行快速的扩充以及多一种营利模式
其实笔者更担心的是如果腾讯一家独大,专注敛财的话,要么成了气泡,免费用户可以选择的并不多。要么像qq炫舞等游戏一样,以后的qq对话框上面会趴一个带炫光,有翅膀,飞宝宝,然后各种夸张的饰品道具集于一体的造型。
这种造型,有一个分类就够了。如果全是这种造型的话,那我觉得离[逃离厘米秀万人请愿]活动不远了。
5. 空间?
目前厘米秀的域名:cmshow.qq.com是跳转到空间的,并不是qq秀也不是qq手机版,所以我猜测,可能厘米秀的团队更有可能是从空间团队分离出来的,或者厘米秀会在空间出现一番大动作。也许是圆桌式的情景分享?有也许是可以切换的厘米秀的场景说说?我们还是继续等待吧,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持续的试错也是极为重要的。
一款好的产品始终是要琢磨人心,并且给用户营造场景。如果这两项都成功了,可能这个夏天,厘米秀要火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