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早间,很多用户网友反映,摩拜出现故障,扫码后不能解锁,押金还被清零了。据报道,有媒体记者在北京地区试着体验了一下,扫码摩拜后,出现一行代码,然后账户内押金、余额、月卡全部清零。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或不是在一个地区出现,在摩拜官方微博,有网友留言,上海、南京、广州、成都、三亚、济南等地都出现类似情况。
针对此事,摩拜单车官方回应称:今天早晨,因网络问题,摩拜App部分功能和信息的显示出现短时故障。经紧急排查修复,摩拜单车服务已陆续恢复,抱歉给大家出行造成不便。
而对于押金清零一事,摩拜回应称,押金、余额、月卡等都还在用户账户里,只是显示为零。
实际上,共享单车的押金问题一直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酷骑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共享单车第二梯队企业陆续倒下,行业进入“洗牌期”,以上平台曾宣布和银行签有押金存管协议,然而大部分用户至今无法退还押金。共享单车的押金问题终于被拖到了2018年。
拿小蓝单车举例,滴滴“救活了”小蓝单车,却没有解决小蓝用户的押金退还问题。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称,ofo用超过30亿元的用户押金支付了供应商货款,而摩拜亦使用押金超过40亿元。此外,已经“出事”的小蓝单车、酷骑单车、小鸣单车等公司倒闭后依旧无法归还用户押金的行为表明:挪用押金问题,是共享单车行业的潜规则。
去年8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一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保守估计,到目前为止,共享单车行业的存量押金规模近100亿元。
在这百亿级别的押金中,有多少被挪用,我们虽然不得而知,但去年12月下旬,中消协在其官网发出一份《关于对共享单车等电子商务经营者收取押金、预付费的立法规制建议》指出,连环倒闭的多个共享单车品牌已吸走了消费者超过10亿元的押金和预付费,涉及消费者数百万人。而约租车平台“易到约车”收取使用者的预付费达60亿元。同时,保守估计共享单车领域的存量押金规模近100亿元。
早在去年8月,交通部、央行等十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用户资金安全监管。
《指导意见》称,企业对用户收取的押金、预付资金,应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用户押金、预付资金,在企业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门监管,加快实现“即租即押、即还即退”。
随后,部分地方也陆续发布相关意见。如近期,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等8部门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保障用户押金安全方面,指导意见要求企业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用户资金,必须设立用户资金专用账户,还要加快推行用户押金“即租即押、即还即退”、信用免押金、后付费等服务模式。
但是,小鸣、酷骑、小蓝等公司先后被曝出押金难退的情况表明,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遵守这一规则。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意见》均为指导意见,并不具备强制力和法律拘束力。此外,多位法律专家也曾对外表达了此类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运输部在共享单车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鼓励共享单车企业提供免押金服务。此前,已有不少单车企业和具有信用评价体系的平台合作,根据用户在该平台的信用评分提供免押金服务。
据公开资料ofo已为全国25个城市1500万人信用免押金,而摩拜广州的用户也可以免押金骑行。此外,滴滴也将陆续推出免押金骑行服务。
但也有不愿具名的共享单车企业表达了担忧。“企业收押金的主要目的是对用户提供一种约束力,如果没有了这种约束力,可能会出现随意注册或恶意破坏单车的情况,扰乱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综合自:网易科技、广州日报、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