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邻出自什么 德不孤必有邻下一句
admin
2023-09-21 14:26:42

「论语学记」004启示三:德不孤,必有邻

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朱熹)

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程颐)

一身果修,多身化之,故朋自远来,与人同乐。”(蕅益大师)

朋,同类也。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钱穆)

有志同道合者自远方寻来请教,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故云‘乐’。”(李炳南)

上面诸大德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解读给我两点启示:

一、德不孤,必有邻。

这是一个物质至上崇尚竞争的时代,一个诚实等于愚蠢,谦和等于懦弱的时代。

生存在这种环境中一个不饮酒戒就能断掉你的仕途,一个不妄语戒就能屏蔽掉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朋友。仁爱的儒家思想和慈悲的佛教思想还能适应这个时代吗?

对此我曾经也动摇过,痛苦过;特别是在被人冤枉或者说陷害时。但是一想到文革中的那些大德,他们的坚持可比现在艰难百千万亿倍,顿时就有了力量,有了信心。

德不孤,必有邻。

所以修学者不患无友,患德不修,患德不配友。有德必有友,若德果修,即便不能为一乡之善士知,也必能为一国之善士知;即便不能为一国之善士知,也必能为天下之善士知;即便不能为天下之善士知,也必可为万世之善士知;即便不能为万世之善士知,也必可为三界之鬼神、千百年之后圣知。这叫“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一身果修,多身化之。”

二、圣贤以觉悟众生为旨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沉九界,圣贤证一乘,虽受用天地悬殊,而心性同一。故圣人不舍众生如母忆子,不愿长处涅槃,身入火宅,以同体之大悲、无缘之大慈,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开示众生悟入圣贤之知见,一生布道。

人类四大圣哲佛陀、孔圣、耶稣和苏格拉底历尽艰辛,莫不如此。

然而世人愚痴颠倒者众,愿入圣道者希。更可悲者,耶稣、苏格拉底还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故“有志同道合者自远方寻来请教,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此人得渡之机成熟,圣人渡生之愿得偿,安得不乐?

「论语学记」004启示三:德不孤,必有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最著名的景... 北京从元代开始,逐渐走上帝国首都的道路,先是成为大辽朝五大首都之一的南京城,随着金灭辽,金代从海陵王...
春风一拂千山绿 春风轻拂千山绿... 新春对联欣赏1、天意无常顺子自然,万般皆苦唯有自渡。2、门迎百福吉星照,户纳千祥鸿运开。3、一门天赐...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
阿西吧是什么意思 阿西吧相当于... 即使你没有受到过任何外语培训,你也懂四国语言。汉语:你好英语:Shit韩语:阿西吧(아,씨발!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