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说法很有群众基础,但是对比一下历代史书,会发现一个问题,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太平寰宇记》,这是一部古代地理志,撰于北宋赵光义年间。而在此之前的唐、六朝,甚至再往前的史籍中都没有这个说法。按说,如果真有其事,与之年代相近的秦汉史籍该有记载才对。所以,有史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晚唐时期的好事者杜撰出来的,被宋朝官方文献收录,这才流传下来。

因金坛得名说,地理位置不对。因埋金得名说,疑似杜撰。分析下来,最靠谱的就是因山得名说了。这也是目前在学术界最为大家所接受的说法。金陵这个名字起源于金陵邑,而金陵邑的得名来源于金陵山,也就是今天的紫金山。
金陵并不晦气,且高不可攀
网络上有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呼吁南京换一个古称,说金陵这个名字太晦气。还有些人把在南京建都的王朝短命,归罪于金陵这个名字,说陵就是坟墓,不被埋葬才怪。
这都是无知的妄言。金陵这个名字可不晦气,倒是很贵气。
金,有黄金,也有赤金。紫金山上产的,就是赤金,其实就是铜,也叫赤铜。在古代,尤其是前秦时期赤金跟黄金一样都很珍贵。紫金山顶的岩石因含有赤金,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发出泛紫色的光芒,所以古人把这座山叫做金陵。这就跟今天叫紫金山一个意思。

紫金山山顶岩石
陵,《说文解字》中注“大阜曰陵”,也就是高山。
紫金山属宁镇山脉,虽然只有448米的海拔,但是这个高度足以傲视群雄,因为是附近最的高山。古人对高山有一种崇拜,认为高山是神灵的居所,也是与天神沟通的途径。而皇帝又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所以古人常把山陵比作具有最高统治地位的帝王,帝王去世叫山陵崩塌,这也是驾崩之说的来历。帝王喜欢在生前为自己建坟墓,但是帝王及其尊贵而且还活蹦乱跳呢,这就不能说是坟墓,为了避讳就叫陵。后来,帝王的坟墓就专称陵。

紫金山上明孝陵全景
结语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但在六朝之前这并不是南京的专称,当时有两个金陵,一个是南京,一个是南京旁边的茅山。但随着南京被孙权定为东吴都城,并在南朝时期逐渐发展成江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南京金陵之名越来越响亮,甚至盖过了当时的正式名称,而茅山之金陵则慢慢被人们忘记,金陵终于成了南京的专用名称。
金陵这个名字其最早来源是金陵山,是紫金山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名称,因山顶岩石含有赤金,被阳光照射时泛出紫金色,得名金陵。陵,即为高山的意思。
参考资料:
周应合 《景定建康志》 宋代
朱陈沂 《金陵古今图考》 明代
许嵩 《建康实录》 唐代
王志高 《金陵邑与金陵邑城综考》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晓庄学院学报》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