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如此听话,如此“忠心”,如果皇帝让他离开军营去见自己,然后把他杀了,以后谁还敢忠于皇帝?谁还敢离开军营去见皇帝?

最典型的就是李光弼,得罪皇帝之后,皇帝让他去见自己,李光弼吓得不敢去,结果就被逼死了。
如果皇帝杀了郭子仪,以后再让节度使见自己,那他们就可以说,“郭子仪那么忠诚都被杀了,我去不是找死?”,然后拒绝朝见,皇帝怎么办?
当属于的皇帝兵权下移到节度使,皇帝在想收回兵权,是非常困难的事了,只能不断的博弈,所以郭子仪能善终,是因为他所处的位置够敏感,让皇帝投鼠忌器,而且,他跟皇帝始终是斗而不破,保持表面的和谐。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在竞争中合作,这是最难做的事。
皇帝如果不承认郭子仪仅次于他的地位,皇帝自然无法坐稳位置;但是郭子仪如果不承认皇帝坐在他前面的事实,郭子仪同样无法坐稳位置。
皇帝理解这一点,所以他一直给予郭子仪最尊荣的功名利禄。
郭子仪理解这一点,所以他功成名就,功名富贵达到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