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出价方式为CPM时,显然eCPM=CPM

(2)当出价方式为CPC时,则eCPM=CTR×CPC出价×1000
例如:广告A,出价方式为CPC,出价为0.9,预估点击率为0.9%,那么它的eCPM为:eCPM=0.9% × 0.9 × 1000=8.01
在CPC计费中,CTR由媒体预估,CPC出价由广告主预估,并通过eCPM的方式向ADX/SSP通知自己的出价。
(3)当出价方式为CPA时,则eCPM=CTR×CVR×CPA出价×1000
3. eCPM的存在,使得广告主更有动力优化广告素材,媒体利润更高
因此,前文提及“通过提高CPC出价、刻意降低广告点击率”的广告主A,想获得免费的曝光,是不可行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eCPM的值也不高,难以赢得竞价。另外,媒体对转化率特别低的广告也会进行限制,可能一开始就不允许竞价。
正因为有了eCPM,广告主可以通过优化广告素材,提高点击率,在降低CPC出价的同时保证eCPM高于竞争对手,从而降低广告投放成本。因此,目前市面上的广告质量都相对较好,甚至会有“故意引导点击”的广告。
对媒体来说,eCPM是衡量一个广告质量的指标(衡量效果的维度,点赞,转发,浏览时长,复播率,点击,转化,浏览深度,行为欲等)。eCPM值越高,说明这个广告能够给媒体带来更多的收益,所以媒体愿意给这个广告更多的曝光机会。
因此,在竞价广告中,采用了eCPM排序的方式,使广告主可以通过优化广告素材来降低投放成本,媒体可以展示更优质的广告,获取更多的收入,用户可以看到更优质(而非低质量)的广告,实现了广告投放市场的三赢。
三、写在最后
以上是笔者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对常见的广告计费模式、CPM和eCPM不同点的理解。
由于笔者并非处于广告业务(但对广告比较感兴趣),再加上笔者认知范围有限,所以还有很多方面有所遗漏,或有细节错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批评指教,也欢迎各位畅所欲言,发表观点。
作者:KC,互联网产品经理,分享用户体验、产品思维、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所思所想。
本人的其他文章:
产品思考:
《为什么滴滴没有「我已上车」的确认键?》
《下置式饮水机尚未取代上置式饮水机,这里有哪些产品逻辑?》
《陌生人社交的3个关键步骤和5个成功要素》
互联网产品:
《新上线的「话题标签」意在何处?未来「话题标签」的方向是什么?》
《知乎“打败”了百度知道吗?》
《微博「绿洲」能成为中国版Instagram吗?》
作者:KC,互联网产品经理,分享用户体验、产品思维、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所思所想。
本文由 @KC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