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周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经济、文化、政治最为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像是孔子、墨子、老子等博学之人,儒家、道家、兵家、百家争鸣,期间又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延绵近八百年成为中华历史最为璀璨的篇章。
(图一为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度
最早的分封制度并非是起源于周朝,早在殷商时期,便已经有分封制的雏形。西周王朝的创立者奠基人姬昌就是被殷商王朝分封到西北地区,因此世人也称其为西伯侯。
在西周灭掉殷商之后,为了能更有效地掌管和控制领土,便将国土分封给灭商的有功之臣和周王朝王室,各地诸侯享有高度自治权利,听从周天子的号令,维护周朝的领土安全,以周王为天下共主。周天子分封土地给诸侯,诸侯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族或臣子,享受诸侯分封土地的这类人,便被称为卿大夫;卿大夫同样也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分给亲族,获得分封的这类人,便称其为士。如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分封阶级逐步明确,层层分封,以保证周王室的强大和巩卫王朝。
(图二为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
周的诸侯国就其起源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开国之初,周王室便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和宗族之人;第二类,是开国许久之后,王室将王畿之内的土地分封给宗族之人或功臣;第三类,是将原有商王朝的土地分封给商朝后裔;第四类,是将商代原有的诸侯国或依附于殷商的国家后又依附归属于周王朝的。
分封便是为了巩固王室统治,各地建立诸侯国。比较有名的有鲁国(周公旦之子伯禽建立)齐国(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建立)燕国(周武王之弟姬奭建立)卫国(周武王之弟康叔建立)等国家分封之人多为姬姓之族人。
西周实行宗法制度,便是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和联系,利用宗族关系来行使分配以及维护西周贵族的利益。
逐步瓦解
在一开始由于周王室分封给诸侯的土地面积及人口都非常少,不能和周王朝数量相比,诸侯都依附于周天子,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整个国家的土地、人口都是名义上周天子所拥有的,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不过是按时纳贡、朝见天子,出军随周王征伐以及救急王畿之内的灾患而已。诸侯国的内政完全自主,在王室开国之时的威武过去以后,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也都成了耳旁风,对周天子的命令也,不再言听计从。
(图三为早期诸侯兼并)
分封制逐步瓦解,也跟周平王东迁有关系。西周末代君王周幽王因宠信妃子馋言,欲废太子改立宠妃之子,太子不得以出逃,申侯交接犬戎攻陷镐京,追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镐京落难,鲁侯、许公、申侯拥立宜臼于申,视为周平王。平王因镐京及王畿的西半已沦为犬戎所据,便定都于成周,后来东周王室也一直留在这里,西周王室的王畿之地的西半部分已不复存在,经历这次打击周王室实力大损日渐衰微,到后来只保留下了一个天下共主的空名。东周时期,王室势力迅速衰微,各诸侯国开始争霸战争。
(图四为周王室东迁)
各诸侯国都开始争霸战争,而早期的霸主齐国、晋国,都打出要拱卫周王室的名义,"尊王攘夷"进行称霸战争,周王室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战争,并赋予他们权利,因为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无力阻挡他们的发展,也不能够征讨他们
此时的分封制已经是名存实亡。
诸国争霸战争
(图五为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是一种"礼仪"式之战,打仗也讲究礼数。战争并不是要消灭对方,而是仅让对方臣服于自己,来获得到对方的金钱和财富。春秋时期的战争很少有大规模的兼并吞并战争,战争之时所用的军队人数兵员也不多,战争时间持续也不长久,就比如像是"吴越之战",越王勾践战败便自己进入吴王夫差宫中服苦役,后放回旧地,再次起兵反吴。有例如公元前554年侵袭齐国,半路听说齐侯去世,便退师回晋国。这种顾念旧情的心理,使得周室东迁后的三百多年间的中国尚不至于成为群雄峰起的世界。整个春秋时期,灭国基本在六十左右,且大多数又为夷狄国家所灭。那时候的战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兵败被俘虏者不杀,不追杀逃兵,就连打仗的名义,也是因为关于某国失和败坏纲记才起兵讨伐他。
到了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此时的战争已是你死我活的歼灭战。动用的兵员少则几万多则十万数十万。这一时期,各国都开始积极改革变法。管仲变法使的齐国最早成为霸主,范蠡改革使越国吞并吴国,赵武灵王变法使赵国"胡服骑射"称霸北方,商鞅变法使秦国一统天下。
改革连接着战争,改革的彻底和国家的强盛甚至有了直接关系。各诸侯国都为了自己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和领土,考发动战争来扩大领土侵占敌人,创造出对自己有利的生存空间。同时,酋长图存的思想个使得各族合国的君主们重视人才实现变革,以增强国家实力立于不败之地。先前的仁义之战,已经不适合此时的争霸战争。各诸侯皆是拼了命地要争霸,前期的简单的掠夺以及演变成无可救药的兼并战争。
西边的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已是虎狼之国,东方六国已经无力阻挡其前进的步伐。
文化交流繁荣
(图六为各家代表人)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昌盛学术上百家争鸣人才辈出。以儒家、道家、墨家、兵家影响最深刻。孔子、墨子、老子都是杰出的代表。此时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随着一系列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为文化的传递提供了物质条件。
孔子也打破官学的教育传统,兴办私人讲学,使各国学子接触到的王室书籍的知识,扩大了文化交流的途径。
总结:
周王室传国祚八百年,有过繁荣也有过衰败。八百年风雨飘摇,使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最为璀璨的王朝之一。无上的荣光加身,无限艰难险阻,雨雪风霜它经历了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