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克拉“粉红之星”以天价7100万美元被拍卖给周大福珠宝集团后,周大福珠宝集团现任主席兼执行董事郑家纯便把它改名为“CTF粉红之星”,以纪念逝去的父亲郑裕彤,及品牌成立88周年。
CTF为周大福的简称,它的名牌效应正是由于郑裕彤的成功经营建立起来的。郑裕彤于1956年从未来岳父周至元手上继承了“周大福”这个品牌,并于2011年12月将私人持有的周大福珠宝付诸港交所上市。作为香港四大富豪之一,公开资料显示,郑裕彤曾养育多匹以“钻”字为名的佳驷,包括“幸运钻石”、“黄钻石”、“钻神”、“绿钻石”、“红钻石”、“钻王”、“钻中宝”、“钻之宝”等。
去年9月29日,香港传奇富豪、新世界发展名誉主席、周大福集团创办人郑裕彤因病去世,享年91岁。次日下午,郑氏家人发表声明:“郑裕彤昨晚因病安详辞世,临终前家人一直陪伴身边。多谢各位慰问与关心。”此前2012年9月,在郑裕彤因中风住院期间,内地媒体援引香港媒体报道,称其长子郑家纯前往医院探望父亲时一度落泪。
如今同样也是香港工商业成功人士的郑家纯,曾表示自己的偶像即父亲郑裕彤。公开资料显示,郑家纯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做生意,受到父亲行事作风的潜移默化,养成说话算数、讲诚信的经商理念,而郑家纯也曾在国外学过工商管理,习得与中国传统不同的西方经商的思想,因此父子俩在从商作风上少不了有“新老派”之分。
4月4日晚上,针对“粉红之星”的整个拍卖过程只持续了短短的五分钟。当时,只有三位富豪买家通过电话参与了竞拍,其中一位便是郑家纯。郑家纯以周大福的名义,约5.53亿港元(7100万美元)的价格竞下了“粉红之星”,刷新全球宝石拍卖新纪录。苏富比官方网站显示,“粉红之星”为美国宝石学院(GIA)有史以来鉴定过最大的内部无瑕艳彩粉红钻,价值逾6000万美元,超过了之前Oppenheimer Blue在佳士得拍出的5800万美元。
不过,另外两位富豪买家则显得神秘,至今也没有媒体报道他们具体是谁。能够肯定的是,他们都经过验资流程,持有的资产价值应该不会比郑家纯低。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级别的拍卖一般是从收藏、投资或资产配置角度出发考虑,“香港的一个富商,不是粉钻就是蓝钻,拍了就说送给他女儿。通过这种方法转移资产,不用交遗产税。”郑家纯现已是年近七旬之人,外界预测,其长子郑志刚将会继承周大福及其他物业资产,成为郑氏集团第三代接班人。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粉红之星”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它以前曾经拍出过更高的价格,虽然最后没能成功交易。在2013年日内瓦苏富比秋季拍场,这颗钻石曾经拍出过8300万美元的价格,比此次拍出的价格还要高出大约1200万美元,但交易最终因为钻石切割商Isaac Wolf拒绝付款而流产,苏富比不得不收回了这颗钻石。
经历这段滑稽的尴尬历史后,时隔四年后,“粉红之星”再次出现,并最终被亚洲而不是外国收藏家拍得,其中意义不容小觑。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著名拍卖行,苏富比具备多支专家队伍,“会考虑拍品的种类和各地收藏家的口味,并针对委托人的拍品推荐可能获致最高价格的地点,亦会向委托人详述原因并判断拍卖物品的最佳时机。”
同时,周大福此举被外界认为是给苏富比“雪中送炭”,因为苏富比在去年也曾遭遇多次宝石流拍事件,包括一颗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所发现的最大原钻,以及曾经属于好莱坞女星秀兰•邓波儿的一枚蓝钻戒指。资料显示,周大福近几年的销售呈下降趋势,所以此次拍卖或多或少带有郑氏公益性质。媒体报道称,郑家纯诚信从商,在项目投资和拿捏上果敢大胆,吃亏了不大在意。
“命名为‘CTF粉红之星’是最恰当不过了。今天,中国最负盛名的珠宝商老板打破了记录,成功让这个最具价值的珍宝在亚洲成交。”苏富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ad Smith在拍卖当天晚上表示,苏富比对这么多年来能够为这个“挑剔”的客户服务而感到荣幸和兴奋。
“除了经济不景气外,也说明这么多年了,钻石珠宝行业的消费方式该升级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四年前那次拒付或能说明当时的拍卖者自己也觉得拍高,而“钻石本身就是不保值的”。
需要指出的是,郑家纯此次拍卖行动是以“周大福”的名义参与,所以这颗“粉红之星”日后会否从“私人收藏”转向再次拍卖或市面销售,目前并不能确定,一切以郑氏家人说法为准。
物以稀为贵,这是“粉红之星”的无穷魅力所在。据悉,在拍卖前两天,时尚达人刘嘉玲也和朋友参加这次苏富比的展览会。她似乎对这颗“粉红之星”情有独钟,还将它戴在手上拍了几张照片,发了条九宫格微博。
据媒体报道,于1999年在非洲开采出来时,其原石重达132.5克拉。此后Steinmetz 史妲美诗钻石集团花费了近两年时间,先利用树脂为132.5卡拉重的原石铸造逾50个模型,再根据这些模型试验不同切割方法,最终才打磨出这颗重达59.6克拉的椭圆形钻石,损耗将近一半。
-----------------------------
本文为财视media原创,转载需附上出处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