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街一直是帝都菜式流行指数的风向标,只要在簋街上火出来的菜品,必然会风靡帝都。不知从何时起,烤鱼店就从簋街蔓延到了帝都的四九城。而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恐怕就是万州烤鱼了。
正宗的万州烤鱼据说是先腌后烤,烤到七八成熟的时候,放在金属托盘里,浇上汤汁,还有各种菜品,小酒精炉持续加热着,汤咕嘟嘟的冒着泡,食客们吃得欢腾。最喜欢加麻加辣,嘴巴麻到已经失去了知觉,但是筷子却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鱼多半是清江鱼和黑鱼,鱼的刺少,鲜美;据说清江河水质干净,出产的活鱼无公害,无污染。只是吃得久了,也品出了一二,经过炭火烤制的不多,大抵是烤箱烤出来的,而有的店似乎油炸的味道更浓。
烤鱼不经过炭火,似乎也丧失了灵魂。

要说纯炭火烤鱼,第一次吃还是在三秦大地。
当地的朋友先是点了几十串的羊肉串,小小的肉块,穿在细细的铁钎子上,烤得是极其入味,这让见惯了新疆款大肉串的我,偶见这纤细版的,反倒觉得特别有意思,尤其是价格便宜到让人十分欢喜。
烤鱼则是意外的惊喜,只见女师傅将2-3斤重的鱼放到夹子里,“啪”的一下合上,然后放在炭火上上下翻动,再刷上油,撒上孜然粉,辣椒粉,腌制的刚刚好的鱼,既没有失去水分,又入味的很。
配上冰峰,涮牛肚,听上两声秦腔,一时间,着实让人觉得惊艳不已。可惜回到京城,除却云南的香茅烤鱼与此类似,但总觉得好像少了点啥。也许,我们有时候吃的不是食物,更是感觉。

再次吃到炭火烤鱼,却是在这炎热的沙漠国家。初来乍到,其实对于本地菜品不甚了解,本着对海鲜的向往,想一探究竟,结果却刹不住闸的在烤鱼的路上狂奔。

大部分烤鱼店的品种,如果你让服务生推荐,估计无一疑问都是海鲈鱼或者海绸鱼,以至到后来也不必再问了,直奔主题。另外还会赠送阿拉伯大饼+泡菜。大饼不够可以免费续,如果人少,其实根本就吃不完。

住的时间长了,打探到伊拉克的烤鱼才是最硬核的烤鱼,虽然鱼是淡水鱼,但可是整个中东世界才有的淡水鱼,来自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听起来就很稀有。而且个头巨大,最小也要2kg起。


淡水鱼围在石火烤塘的边缘,用苦橙树,无花果树和杏树的枝干烧成炭火,独特的木香让伊拉克烤鱼与众不同。不需要更多的佐料,运用最古老的方法烹饪,只需品尝来自食材的原味。

吃完伊拉克烤鱼的传统是要喝上一杯红茶和椰枣,浓浓的一杯红茶虽然有助于消化,但是酷爱甜食的阿拉伯人也不会放弃往茶里加上糖的机会。

这个世界变化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有时为了求快,而往往忽略到最为重要的一环,殊不知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