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师妈妈SAMOON三年的日常记录
每一幅小画都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治愈你的每一个日常
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品尝饼干,第一次看见小花猫,第一次叫“妈妈”……小小的“我”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伟大冒险。
90后建筑师妈妈夏慕蓉拿起画笔:在与女儿弯弯相处的过程中,记录下这个三岁小人儿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随之而生的种种细腻巧思。于是,诞生了这本《弯:维特鲁威小人》。

夏慕蓉 绘 侯之 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

夏慕蓉为女儿弯弯设计的形象▲
“弯长大了看到画不高兴怎么办?
我就告诉她,那其实不是鼻孔而是眼睛啦。”
三年前,夏慕蓉成为妈妈,开始亲力亲为带着弯弯。她写道:“在恢复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一起经历了孤独地看广场舞大妈跳舞的清晨,一起在超市闲晃无所事事的每个下午;等待她讲话的激动的瞬间;摆弄她小胳膊小腿的无聊时刻;被她的小眼神小语言逗乐治愈的瞬间;陪伴我工作安定或不安定的时日……”
其中有一天,夏慕蓉推着弯弯在昌平路的街道上看到远处的大树,她觉得树真像一幅画,也像房子,就随手画下了第一幅小插画。

而摆动的小手小脚被记录下来,即是一幅维特鲁威小人啊。

艰辛又有趣的带娃之路上,她捉住每个时间的间隙,用线条记下弯弯从一个软软糯糯的小粽子,到学会爬坐行走,学会各种小技能,用好奇心和想象力探索身边的小世界,与家人相处的瞬间场景。
她说:“有再多的崩溃和压力瞬间,转译到笔尖也就只留下美好了。这是线条的过滤作用。”

弯,是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呀
生活简单平淡,偶尔沉重繁复,而在充满童真的画笔下,一切都会变得可可爱爱。

翻开这本小书,感受生活的温暖和乐趣。一幅幅小画里,有着岁月静好的小确幸,也能让你找回自己纯真美好充满无穷想象力的童年时代。


我们穿梭于“爸爸山洞”,把他的臂弯当作自己的乐园。

我们爬来爬去,对外界充满好奇。
“乌龟能吃吗?”

“发现一枚月亮,好像能吃”

有时我们跟玩伴一起勇闯花花世界。
“和满满姐姐约好一起去自然博物馆看‘动物’”

偶尔我们也做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事情。
“从小就是建筑师”

我们做着奇幻的梦,在梦里飞离地球。

我们也会开始担心失去和离别。

我们用心体会,走过每个季节。

那个时候我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喜爱着世间万物。

最初的一幅画,是我推着弯弯在上海昌平路的街道上看到远处的大树。我觉得树真像一幅画呀,也像房子。
从不假思索拿起画笔,到坚持每日创作——其中的创作还不乏不是“弯”主题的画,到现在我已经能固定下来以线条为这位“小模特”画下她的生活瞬间。这些瞬间,往往都是生活中最平淡真实的瞬间。
画“弯”的过程中,我想,为什么我笔下的弯弯总是不一样呢?带着这样的困惑我画呀画呀画呀,好像画着画着就会有答案。整理画稿,按隐藏的时间顺序将小画整理成九章。其后是共同创作者侯之提议的妈妈们的读后感,最末章与其余章节表达方式略显不同,像是走向未来的“弯”的新开端,这时的“弯”已是一个能清晰表达和独立思考的小人。
她像一个小老师,带着思考学习如何单纯地去学习思考;又像一个小天使,让我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很多的成长的空间。
我看着画稿厚厚的一沓,仿佛对这三年彷徨的自己有了一个阶段性的交代。因为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能把很多问题想清楚的人,很多事都是凭直觉做了。
这本书诞生的时候,我突然有点确定,很多事是想不清楚的。很多事不做怎么知道?对精力旺盛的我来说尤其如此。
成长真是一门长久的学问。只希望打开它,看着每一幅不同的画面,我们都能温温柔柔地和新的一天说一声“你好啊”。这也是这本书想带来的感觉。
“成熟并不总是以失去纯真为代价,成长过程不是你一边奋力奔跑,一边不断扔下自己的理想、尊严、真挚。只要你愿意,每一个经历都会丰富你的人生厚度,成为一圈一圈的保护层,包裹着你珍藏在心中的纯真。”
这是卡罗尔姨妈 ( 作者好友 )引用的一段话。
我还是弱弱地说一句:“我是一个宝宝,就做个宝宝吧。”
by 夏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