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木影、我,终于临时起意毫无准备一般组了个饭局,吃了一顿传统火锅。这是老崔从2004年来济南这么多年第一次吃火锅。这场春节前的小聚,被我们冠名为“穷亲戚的尾牙”。
“尾牙”其实是闽南的民间传统节日,是商家一年工作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的“先声”。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闽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是最后一个,所以叫“尾牙”,商家一般会在这一天聚餐和联谊,感谢一下员工一年的辛勤劳动,相当于人情味十足的年会。
也是巧得很,那天竟然是农历腊月十六,算是地地道道的“尾牙”。
这个新鲜的词,是木影刚从厦门带回来的。
在厦门的时候,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大段,先是很诚恳地检讨了自己一番,说是那里的朋友张振约酒,发现张振半年前给他发的信息,他居然没有回复。张振说,看着他整天长篇大论絮絮叨叨的,而且没有长进,就把他关进不可看的朋友圈里,心情好的时候就再拉出来看看,让他透透气。然后木影还在那说:嗯,这是个好办法,推荐给大家呀。
当时我看着这段话,就在想:嗯,这真是个好办法,我们应该早试一试。因为他也经常不及时回复我们的信息啊。包括老崔这次聚会的提议,其实早就发给他了,他也没回。要不是我给木影打电话,估计他差不多也得拖到明年某个时候才会想起来。
估计木影很内疚,来吃饭的时候,我刚进门,他竟然非常准时地就到了。
店家早就准备好了老式的烧炭火的铜火锅,锅里的汤已经开始冒热气。
由于饭局很像突然袭击,老崔基本猝防不及,还在库房忙着准备面馆的臊子,说要晚来一会儿。我就跟木影闲聊:老崔家的面馆,老徐家的涮羊肉,两家店还挺搭呢。
老崔库房忙完,先回店里放下了东西,又骑电动车赶来,比预计的时间晚了半小时。我们已经看着空锅饿了半天,先点的一盘花生米吃了半盘了。
于是赶紧开涮。
说起张振朋友圈里关木影的梗,我们笑得不轻快。木影接着又一本正经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补充、还原细节。当时张振提着几份茶叶去的,见了面也不正眼看木影,以一种严肃的口吻说:“我给大家带了点茶叶,没有木影的。”很生气的样子。结果临走的时候,又说:“看在各位老师的面子上,还是给木影一份吧,他还小。”
然后我们都笑翻了。木影说:哦,我也特意给你俩带了两盒茶叶。
木影还特意带了红酒。我不胜酒力,就看着他俩喝。老崔其实酒量有限,但也满上了。
吃喝了一阵,老崔感慨说,其实喝得最难忘的那次,还是在黄巢村。
位于南部山区深山里的黄巢村,是木影的老家,在他的努力下,敬书房乡村讲堂落成开张,当时恰逢深秋,我和老崔还有几位师友是作为特邀嘉宾去的。那天中午,阳光很好,层林尽染,大家在村头的农家乐吃的饭。老崔心情好,喝了点白酒,结果走的时候脸红了,腿都软了。
当时急着回市里,我先走了。木影他们后来上了山上,围坐在古树下听史文华老师弹古琴,弹的是“阳关三叠”,据说老崔听得热泪盈眶。
木影说,一说起老崔要回陕西了,就觉得马上要过年了。因为老崔打拼一年,只在春节的时候回去,跟年迈的父母团聚。
老崔上大学的儿子小崔已经放了寒假,先回了老家;女儿家的小外甥冬瓜每天跟老崔视频,转眼已经能开平衡车了,早会喊“老崔”了。
去年春节前,经历了一年三次关店的老崔心情复杂到谷底。回到西安的时候,本以为要否极泰来,结果又有意外遭遇:车窗被砸,放在车上的包被窃,回家带的一万现金都没了。这个事情,朋友里只有我和木影知道。
老崔笑笑:都过去了。
如今他的新店开了大半年,生意不错,一切又重新步入了正轨,也算是风雨之后见彩虹。
缘分不可思议。我写了老崔的故事,木影分文不收为老崔做了创意,然后我们三个因此相熟相知,成了至交。
说来也巧,在认识木影之前,老崔自己坐公交去南山散心的时候,竟然去过黄巢村。
去了黄巢村,见了山见了水见了庄稼见了乡亲,对于老崔、木影和我来说,都是很亲切的。因为我们都是农村的,我说乡土是我们三个共同的底色,骨子里我们都是农民。
木影深爱着家乡。老崔曾说,不热爱家乡的人不值得交往。木影说,我们三个,分明就是农村的穷亲戚。
老崔的事迹见报后,他得过一个奖,是阿里评选的,有五千元的奖金。老崔觉得这个钱要有个去处,分文没留,让我帮着全部买成了书,捐给了黄巢小学的孩子们。这个事情,也只有我和木影知道。
木影这一年,操盘百花洲壹号院的同时,还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拍了一系列的“好客之道”专题片,忙得如同上了发条,却很充实。但也并不是时时、事事都顺利,偶尔也会有波折:自己跟小伙伴们熬夜赶出来的文案,被甲方一个领导一个电话给否掉,分文不给却又把方案窃用;深信了某个朋友,引发了意外的情况……现实其实有些无奈。
“这一年不容易,还好有你们两个糟老头陪我,所有的不容易,也有变成了好运气。”他一脸的严肃真诚,我都快被感动的时候,他又画风一转,“不过,我就喜欢他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快乐人生啊!”喜得我差点把夹着的菜掉到碗里。
对于自己从事的广告创意,他有自己硬核的坚持。在刚写的《广告梦》里,他觉得广告要钟情于生活,真正的广告是热辣人生里的人情世故,真情实意便是最好的创意。“我认为的中国文化自信,便是快乐的精神,所以,我在壹号院设立了新的品牌评判标准,快乐GDP,微笑KPI,通过他们来检测创意成果,很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快乐。”
这些话听着文绉绉的,符合他一贯的风格,但接着他就在朋友圈跟小伙伴说:总觉得自己老了,跟不上你们的节奏了。不过很开心的是,你们也老了。
这句话又让我们笑成了一锅粥。
“其实,我今年最大的一个进步,就是开始承认我是一个俗人。”木影说得很认真,“希望,我们永远做个俗人,贪财好色,一身正气。”我脑子还没转过弯来,木影已经拍着老崔的肩膀哈哈大笑了。真该把这开心的时刻录下来。
木影说,他今年最满意的一个创意,其实不是这些,而是帮着我弟弟温帅卖烟台苹果。他说去大学讲课举到这个例子的时候,大家都给他鼓掌。在他亲自操刀的文案里,有这样一句话:故乡回得去,故乡有亲戚。
他说:“其实根柱我很羡慕你们的兄弟间的那份手足情深。”根柱是他的小名。
此时夜色已深,饭店里的人都走光了,很安静。
突然莫名百感交集,我竟鼻子一酸。
老崔归心似箭,虽然他到了西安就会怀念济南。他早早就定好了返程的车票,西安的老友老严已经联系他,说到了西安一定要留他吃一顿饭,再送他回户县老家。“怕是推不掉了。”老崔嘀咕。
火锅还在煮着,老崔和木影,加上一起来的大力,三个人喝了不少,东西反而剩了不少。
“哦,对了,老温,你得用红纸写副对联给我,我要挂在店里。”
“我去买洒金的万年红。写啥?”
“就写宽宽展展,旺旺盛盛。宽展,旺盛,这两个字能遇到一起,实在是太好了。”
宽展是西安话,语意极为丰富:比如空间宽敞,手头宽裕,心头舒展等,都可以用。旺盛在我们胶东方言里,除了形容庄稼长势,多是亲朋好友见面的问候,形容一个人的身体棒,精神好,“最近挺旺盛的吧?”
木影说,壹号院要用同样的,到时候会@一下老崔的面馆。
店家熬不住了,撵我们走,要打烊了,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了。
木影说,吃完这顿饭,终于有了要过年的感觉。这是我们穷亲戚的年会,一点都不高贵,却才是真正的富贵。
这是三个穷亲戚最好的岁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温涛)
(壹点号 老温随笔)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