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当下的形式,我认为大家还是很有必要知道口罩的科普与选购的。所以我们这一期好好查找了资料,做了整理,希望这些内容能对您选购口罩有帮助。

我们对市面上常见的口罩进行分类,一般有这四种: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
第一种就是棉布口罩,材质是很多的棉布,过滤效率低。

很多明星用的就是这种,外观很好看,主要的功能是保暖。当然也有专门针对于PM2.5的棉布口罩,如果不是为了防雾霾不建议选购。

第二种就是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价格在0.1元-2元。可以阻挡部分病菌,但是不防水和血液。

第三种是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价格在0.5元-2元。可以阻挡70%的病原微生物,如果去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就足够。

这两种很相似,他们都是三层材质,最大的区别是中间的那一层。两者的区别简单的概括就是,两者都防细菌,但是一次性口罩不防雾霾和血液。

购买时,大家一定要注意认准有"医用外科口罩"字样或者标明执行标准的口罩。由于两者外观极度的相识,不管在包装上写什么,只有在包装上印制有YY0469-2011的才是医用外科口罩。

第四种就是防护口罩了,价格较高,一个口罩在3元-15元不等。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

在口罩上,一般你会看到三套认证标注的体系:即KN,N,FFP这三种。其中KN是中国国标认证,N代表NIOSH认证,FFP代表欧洲EN149认证。被这三个认证机构任何一个机构认证过,都是能放心购买的依据。

最近大家经常听说的N95就是这类口罩,也是目前防护效率最高的口罩。那么我们所说的N95其实是美国标准。美国标准有三个N95,N99,N100,N类只过滤非油性颗粒物,数字是过滤效率,数字越大过滤效率越好。防飞沫传播的话,N类就可以了。
如果要同时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就要选择P类和R类。P对于R类只是使用时间会长一点,过滤效果是一样的,如果是室外防雾霾的话,P类防油性颗粒物是比较好的选择。

中国标准和美国标准不一样,中国是KN类和KP类。防护等级是KN90,KN95,KN100,虽然命名不一样,但是效果是一样的。KN95和N95,这两个级别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基本一致,都是对应标准下过滤效率达到95%,基本没有区别。

而欧洲标准较复杂,不区分油性和非油性,不同的防护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型号。不同的型号对应不同的功能。以3M这个牌子为例:9001V是耳带式,而9002V代表的是头带式。

以上口罩都是有使用期限的,都可以在包装上找到。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都不可以清洗和消毒,建议每天更换,但是如果不是在重污染的环境下使用,使用时间可以酌情加长。

如果用来防止病毒和飞沫传播,一次性口罩,医用口罩和防护口罩都是可以的,他们的细菌过滤效率相差很小。
如果是与严重的传播病毒近距离接触的医护人员的话就要用到医用防护口罩了,因为要长时间近距离和病患接触,所以一定要使用医用防护口罩,容不得一点差错。
而我们普通老百姓只要不是近距离和病毒接触,医用外科口罩足以。

简单总结: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医用外科口罩> 普通医用口罩>其他口罩形状防护物品> 不戴口罩面部裸奔出门。

遇到防护病毒的场景,脸上随便戴点什么都要比什么都不戴出门要安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