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计划##健康真相馆#
今天上节后上班的第五天,办公室#会达芬奇的杨哥#感叹,上了一周班,我的腰终于换过来了。
坐在对面的我就开始狂笑。
突然想起来节后上班第一天,杨哥走进办公室的第一句话:终于上班了,再不上班,我就要跟媳妇请假了!
一个办公室的小伙伴开始挨个diss,你是哪个星球的?
必须搞清楚,这个假期发生了什么惨绝人寰的事情,让这么美好的假期竟然无比向往来上班?
原来,原来……
在家天天抱娃溜公园,老腰扛不住了……

(授权爆照)
小伙伴们纷纷抱不平,那嫂子还天天在家带娃呢,那咋办?
顺便还给我们感叹了一下,现在的带娃神器就是好啊,要不整天带娃出去转,真扛不住!
我们这些没娃的八卦心瞬间搂不住,赶紧问,什么神器?
腰凳啊,就是背带。
这东西刚带着确实轻松,但时间一长,腰痛的不行。
只听刚进办公室的肉肉来了一句:杨哥,这个东西你还是慎用,用的方法不对,时间长了你会出现一个问题——骨盆前倾,腰更痛。
那这个新妈妈必备带娃神器,到底该怎么用?
那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个神器对爸爸妈妈们带娃的友好度。
一、腰凳解放妈妈双手
妈妈们外出喜欢用腰凳,只要去公园,时不时就能看到这个溜娃神奇。

不可否认它确实有很多优点:
1. 解放妈妈双手,可以兼顾其他事情。
2. 到宝宝外出的情绪变化,更好跟宝宝互动。
3. 年龄较小的宝宝外出的路程变远,可以看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刺激宝宝大脑发育。
4. 增大宝宝的视野空间。
但是,一些潜在的危害也在悄悄地靠过来。就像杨哥说的,虽然觉得轻松,但是时间一长腰好痛。
二、不正确的使用方法给身体造成伤害。
这个带娃神器很实用,但是很少有妈妈用的对,错误的使用方法会给身体带来两大伤害。
1.腰痛。
当宝宝坐在腰凳上以后,妈妈们会感到腰部后侧被牵拉向前,孩子体重越重,向前牵拉的程度越高。
这样的状态就像二次怀孕。
妈妈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孕期的状态,是不是跟腰凳抱娃的感觉很像,肚子越大,腰部越被向前牵拉。
这是因为随着宝宝长大,腰椎会被牵拉开始逐步变形,观察下图,就能明显看出变化。

逐渐增大的宝宝会挤压妈妈的腰椎,使腰椎的生理弯曲不断增大,腰痛也因此而来,严重的可能还会腰椎间盘突出。
再想一下,孕期的宝宝一般体重在6-8斤左右,而一般宝宝能坐腰凳需要满6个月,这时候的宝宝体重一般在10--20斤之间,月龄再大一点,甚至超过20斤,这样腰椎要承受的重量更大。

所以用腰凳带娃,时间稍一长就会腰痛。连着几天这么溜娃,难怪杨哥喊着要上班。
但是,这并不能全让腰凳背锅。
敲黑板,这跟抱娃姿势有很大关系。
再强调一次正确抱娃姿势:

保持上背部的直立,站立时,身体重心平均分布到双脚,腰肌、臀肌相互平衡,小腿肌肉维持双腿脚踝平衡。注意保持脊柱自然伸展,不要弯腰弓背、头前倾。
注意:身体前侧腹肌和后背肌肉一起支撑并维持上半身的平衡,腹肌与背肌环绕着躯干建立起一条通道并能够将肋骨往下拉,使腰背部稳定减轻腰椎压力。
妈妈们要提醒自己平时抱娃保持这个姿势,使用腰凳带娃时同样保持腰背挺直,腹肌和背肌同时发力,以缓解腰痛的发生。
2. 骨盆前倾。
如果使用腰凳时,一直保持错误的姿势,可能宝宝带大了,自己却成了骨盆前倾。
骨盆前倾什么样,看图:

我们知道,正常的骨盆有一定的倾斜程度,而骨盆前倾是骨盆超过了正常的倾斜位置,过度向前转动,反之称为骨盆后倾。
如果使用腰凳的时间过长,如果腰腹力量不足,就会不自觉地塌腰翘臀,肚子往前挺来支撑宝宝和腰凳的重量。
久而久之,会不自觉地形成骨盆前倾的体态而不自知,并腰痛难忍。还会引起身体各部分活动受限,肌肉力量降低形成下半身肥胖的梨型身材,加重外八字,使身高变矮等问题。
千万别以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姿势,后边的连带反应还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三、如何使用腰凳正确抱娃?
如果妈妈们喜欢用腰凳溜娃,注意做到下面的正确抱娃姿势:

1. 腰凳绑紧。
2. 宝宝贴紧妈妈的身体,保护宝宝脊柱的同时减少下压的重量。
3. 最好用背带护住宝宝,如果没有,双手扶好宝宝。宝宝双腿分开坐在腰凳上。
注意:
1. 不要塌腰翘臀,上身往后仰。
2. 保持上半身立直,腰腹肌同时发力,支撑宝宝重量。
3. 身体力量均匀分布在双脚上。
4. 收紧腹部,臀部夹紧。头、肩、脊柱、骨盆、脚跟位于一条直线,并垂直于地面。
5. 一般半个小时,建议妈妈们休息一下,或者换其他家人,减缓对身体的伤害。毕竟这还真是个体力活。
四、加强核心力量缓解腰痛,轻松带娃。
妈妈们要轻松抱娃,缓解产后腰痛,首先要加强核心力量。核心力量不足,除了腰痛,还会引起肩酸背痛。
核心肌群位于人体的躯干部位,分内核心和外核心,内核心最为重要。

主要包括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和竖脊肌、底部的骨盆底肌等组成的肌肉群。是一组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
狭义上讲包括:横膈膜、腹横肌、腹内斜肌、多裂肌与骨盆底肌,指较深层的肌肉。
广义上讲包括:腹直肌﹝八块肌﹞、腹外斜肌﹝鲨鱼肌﹞、竖脊肌与腰方肌,指浅层肌肉。
深层肌肉用来稳定腰椎,维持姿势;浅层肌肉则用来产生躯干动作。
妈妈们可以在宝宝休息或者玩耍的时候,坚持做一个小练习:

靠墙站立,头部后侧靠墙面,保持耳、肩、髋在同一条直线,同时肩胛骨收拢,挺胸收腹,每天可进行几次练习,每次保持1-3分钟。
在带娃的间隙,每周坚持3-5次以下动作的练习,增强核心力量。不只会改善腰痛,你还会发现圆肩驼背的不良体态也慢慢纠正过来,整个人的体态和气质都提升不少。
动作一:四柱支撑。
做法:

1. 身体位于胸部正下方,比肩部略微靠后,身体呈一条直线。
注意:避免膝关节超伸,弯腰拱背。
2. 屈手肘夹紧身体两侧,保持身体稳定并垂直向下,避免后缩。
3. 身体稳定下落,脊柱延展,胸口推向下颚,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共同作用完成。
注意:
头、颈、肩、背、腰、腿呈一条直线,不能塌腰、撅屁股等,否则会伤害腰椎。
其实,这也是一个测试核心的一个小测试,标准支持是60秒,一点点来,10秒、20秒、30秒……坚持练,肯定会达标哦。
功效:提升核心力量,增大腰腹肌力。
动作二:半坡式
做法:

1. 仰卧在地板上,双腿屈膝,双脚踩于垫面。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贴靠地板。
2. 保持腹部收紧,轻微卷腹,下腰背部伸展放松更好地贴靠地板。

3. 左腿向前伸直、落地,脚尖回勾。

4. 随呼气,左腿向上抬起,注意不需抬起过高,双膝保持等高即可。感受腹股沟处收紧。
5. 吸气时,缓慢向下,呼气时,慢慢向上。
6. 完成动态10次练习,换侧练习,完成3组。
注意:

可以找朋友或者家人将一只手放在腹股沟位置,帮助更好收紧。或者辅助抬起的一侧腿帮助练习。
功效:
增大腰大肌肌力,帮助调整腰椎曲度,减轻腰痛。
动作三:死虫子式
做法:

1. 仰卧在地板上,臀部慢慢推向脚跟的位置,下背部放松贴靠地板。双腿屈膝,双脚踩于垫面。下颌微收,留出一个网球的空间。
2. 双手交叉放于侧腰的位置,呼气时,双手用力地将腰部两侧的肌肉向肚脐方向推送。

3. 呼气,抬起小腿,收紧腹部。

4. 吸气,小腿落下,轻轻点向垫面。
7. 完成动态10次练习,换侧练习,完成3组。
注意:
1. 在练习中,时刻保持腹部收紧,下背部贴地,避免小腹隆起。就像被人打了一拳的感觉。
2. 双肩尽可能向下贴靠地板,避免耸肩。
3. 感受腰腹部发酸发胀。
功效:增强腰腹核心肌力,收紧腰腹。
这些练习已经同步给了我们的杨哥,让他回家教嫂子,天天带娃更辛苦,对吧。
妈妈们也可以督促爸爸一起练习,如果不配合就让平板支撑,标准最低60秒。鼓励他们坚持时间越长越好哦~~
遇到练习问题欢迎留言哦,也欢迎爸爸们积极参与,毕竟宝宝的成长,爸爸的参与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