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先敬罗衣后敬人”。本意是指人们趋炎附势,看到他人衣着光鲜,就蜂拥而至,巴结他人,谄媚,讨好他人。
但在这样一个“颜值社会”的时代里,穿搭,和仪容仪表,和你个人的精气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来讲,你的衣着仪容仪表,表现出你的精气神如何?这个原理有点像看字识人那样。当一个人不认识你,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你的外在形象,包括你怎么穿搭,你的发型,你的脸色等。
很久以前,我在穿搭方面都是很随性,自己舒服就好,也不会在意他人的目光,以至于每次剪头发,我的Tony老师都好心劝解,你打工赚到这些钱,能不能花一点打扮一下自己,你现在这个穿搭,一眼就知道你是宅男。而且,你穿搭好一点,干净整洁,不拉垮,给人的感觉是直线上升的。 你的精气神是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这样妹子才会愿意和你聊天。
话说至此,突然想到初中在语文阅读题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说“孙文先生每次出门都会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力求给别人一个干净整洁,精神饱满的状态。”
所以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需要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穿戴整洁,不拉垮。胡须长了就剃干净,也应当早睡早起,没有黑眼圈之余,还能保证第二天饱满的精神状态。
而先前经济不发达,人们可以选择的衣服种类较少,现在反而品种多得眼花缭乱,人们仿佛挑花了眼。(在消费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现象,选择越多,越不会选择)。
而关于色彩与穿搭更是一个大大的研究课题。
服装是由色彩、图案(2维平面)、版型(3维立体形状)、面料等组成。
而日常消费者主要通过改变色彩搭配和版型来构建自己的穿搭风格。
而色彩又是很奇妙的东西,(在色彩心理学上,每种颜色给人传达出的情绪感情也是不一样,比如热烈的红色,冷静的蓝色等)
而在冬天穿搭暖色调的毛衣,给人更是暖热暖热的感觉。而带有毛茸茸类的面料,在触感上本身也给人带来温暖感。如果觉得色彩饱和度太高的暖色调给人太热,太显眼,太晃眼的感觉可以通过添加灰度降低饱和度,例如俗称的高级灰(莫兰迪灰,莫兰迪色系),这样会个人一种舒适,容易亲近的感觉。
而色彩搭配,一般选择邻近色和对比色。而黑、白、灰属于中性色。俗称,万能的“百搭色”。
黑色给人的感觉是,神秘,庄重。
白色给人的感觉是,光明,干净,圣洁。
灰色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安静。
我个人夏季通勤,喜欢白T恤+黑裤子。白色等暖色调能让别人在人群中很快的定位找到你。能加强别人对你的印象。同时弱化对下肢的视觉冲击。反之,如果你想当这条街最耀眼的仔仔或囡囡,可以试试全身上下都穿色彩饱和度很高的一套服装。当然如果你想隐入人群不出众,那就选灰色等色彩饱和度低的服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