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第是什么意思 门第的近义词是什么
admin
2023-10-31 08:33:11

前段时间,有部热播的电视剧《门第》,尽管剧情有点“狗血”,但还是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因为涉及传统的门第观念,所以具有广

门第是什么意思 门第的近义词是什么

泛的群众基础。两个门第差异极大的年轻人,抱着美好的信念走进婚姻,觉得结婚前一切都挺完美的,但是结婚以后因为价值观不

同、婚烟变得不再是童话,充满冷战和硝烟。在男女婚恋中,是不是要看重门第?是要“门当户对”,还是坚信爱情可以打破“门第”?

门第,门指大门,第指宅院,门第最初是指住宅。从住宅上看,绝对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甚至等级。用木条、树枝做成的

柴门,也就成了贫苦人家的象征,高门大第也就成了达官显贵的代称。所以,门第不是单纯地指住宅,而是一种社会地位与身份的象

征。简而言之,就是家世、出身,是出生于皇室、官宦之家,还是出生在布衣之家,对爱情、婚烟有很大影响。在婚姻中,强调门第观

念,在中国有很老的传统,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从《左传》记载的婚姻情况来看,当时的通婚实际上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天子家族

只能与诸侯王族通婚,而诸侯王族的婚姻是在非同姓的诸侯王族之间缔结。当然,诸侯国有大小,小国也不与大国通婚。有两个成

语,反映了这两种情况。

第一个成语是“秦晋之好”。

这个成语还作“秦晋之盟”“秦晋之匹”等。

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之间世代互为婚烟,两国都是较大的诸候国,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联烟。后来就用“秦晋之好”这个成语指两姓联烟

。秦晋之间,地位相当,所以世代通婚。与此相似,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之间也世代通婚。

第二个成语是“齐大非偶”。

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太子忽,太子忽的父亲就是郑庄公,也算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当初,周王室与郑国

之间互不信任的时候,曾经交换人质,这在历史上称为“周郑交质”。这个事件标志着周王室地位的下降,郑国称霸的肇始。当

初,郑国就是派的太子忽到周王室充当人质的。太子忽还有三个弟弟,他们的母亲都深得郑庄公宠幸。所以,太子忽虽为长子,未

必能够继承王位。当时,有大臣建议太子忽一定要争取外援,获得大国的支持。

春秋时期,要得到一些大国的支持,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联姻。恰巧此时,当时东方的大国齐国主动前来提亲,齐僖公有意将

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忽。这本来应该是求之不得的政治联姻,对太子忽的政治前途一定有所帮助,没想到的是,太子忽拒绝了。太

子忽的理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配偶,齐国是个大国,不是适合我的配偶(太子忽辞,人问其故,太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

吾耦也。”《左传·桓公六年》)。这就是“齐大非偶”的来历。齐国是大国,不是适合我的配偶,这固然是拒绝的托词,其中也反映出

了当时的婚烟观念。

对于太子忽拒绝齐国主动联姻的事情,《左传》竟然评价说:太子忽很善于为自己打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太子忽拒绝的

这位齐国女子,后来嫁给了鲁国的国君鲁恒公,两个国家倒是相当。但是,这位齐国女子文姜,婚前、婚后一直都和自己同父异母

的哥哥,也就是后来的齐襄公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并最终导致鲁桓公被杀。所以,《左传》的作者认为太子忽没有娶她,实在是一个

英明正确的决定。

鲁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齐国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侵伐齐国。齐国向郑国求援。郑国派太子忽率领军队前往援救,将入

侵者打败。这时,太子忽已经娶了一位陈国的女子,陈、郑两国地位差不多。但齐国仍然又一次向太子忽提亲,这次要嫁给他的女

子,据说很贤明,手下大臣也力主答应,太子忽又一次拒绝了。这次他给出的原因是:当初我对齐国没有帮助,尚且不接受联烟,现

在来援助齐国,结果带了妻室回去,这是仗着军队结婚,人民会怎么说我呢?所以,我不能以公谋私(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

奔齐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左传·桓公六年》)。

郑国太子忽的“齐大非偶”,反映了春秋时期婚姻的某些条条框框,这也是一种门第,是以政治地位划分的门第。后人用这个成

语表示“自己门第卑微,不敢高攀”的意思,其实就是拒绝的意思。

以上讲的主要是以政治地位区分的门第,除此之外,在古代,还有一种以血统划分的门第,这种情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明

显,这有个专门的称呼,叫门阀制度。门墩

门阀 ,是门第与阀 阅的合称。阀阅本是大门两侧竖立的两个柱子,左边的叫阀 ,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题记功业,所以这两个

柱子是功勋的象征。从房子看地位,今天亦然。祖先立下的功业,自然成了后代的资本,这与门第的意思就相通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特别重视门第的时期,整个社会自然形成了"士族”“庶族”两大阶层。名门大族享有种种特权不说,就是在

婚烟上,也决不与庶族联姻,缔结婚姻特别强调血统,一般都是名门大姓世代联姻,像南朝的王、谢两大家族,世代联姻,北朝的崔、

卢、李、郑几个大姓,也相互联姻。唐朝的时候,刘禹锡还写过名为“乌衣巷”的诗歌,其中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王

谢家族与寻常百姓,这是截然对立的两个阶层,当然刘禹锡也在感叹名门大姓的衰亡、世事的变迁。

为了维护名门大姓的所谓高贵血统,士族是绝对不能与庶族缔结婚姻的。如果不是出身名门大族,即使身居高位,腰缠万贯,

也不可能与名门大姓缔结婚姻。在这种门第观念风气下,就是皇族,也极力与名门大姓联姻,并以此为荣。北魏孝文帝就为诸皇子

娶了李、郑、卢等名门大姓的女儿为妻,并引以为荣。

北朝的博陵崔氏是名门望族,儿女婚姻都是名门大族。北齐的娄太后为博陵王娶崔氏之女为妃,特别叮嘱负责办理婚事的官

员说:“一定要好好办理,千万不要让崔家笑话我们。”北齐皇帝高洋亲自驾临祝贺。可见当时士族之社会地位,对名门之女是如何

看重。

皇室以娶名门女子为荣,皇帝的女儿也以下嫁名门为荣。非常有意思的是,名门大姓觉得自身血统高贵,有时根本就不把

皇室的“金枝玉叶”放在眼里。琅邪王氏是南渡的世家大族,萧梁的时候,梁武帝的侄女,始兴王萧檐的女儿,嫁给了王峻的儿子。问题

是王峻的儿子很可能是个弱智,史书上说“不慧,为学生所嗤”,这说得已经很委婉了,意思是很不聪明,同学们都嗤笑他。就是这样

的一个傻瓜,皇室竟然还愿意与其联姻。不过,可能王峻的儿子太傻了,后来梁武帝下令他们离婚。王峻还为此向始兴王问罪,始兴

王很不好意思地说:“这是皇帝的旨意,我个人其实是很不愿意这样的。”王峻说:“我的太祖是谢尚的外孙,我们家也根本用不着和

皇室联姻来支撑门户。”王峻这话说得就很生硬、很强硬。琅邪王氏、陈郡谢氏,这是当时两大名门,所以,他们也不把皇

室看在眼里。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庶族之间通婚的现象也不是绝对没有,然而,一旦出现,往往受到社会,当然是士族社会的强烈排斥与

诋毁。南朝齐时期王氏大姓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例。

南齐王氏大姓中有个叫王源的,将女儿嫁给富阳姓满的一户人家,而富阳满氏,“士庶莫辨”。当

时的名门望族,社会上是人尽皆知的,而富阳满氏,只不过是当地的一个富豪,至于是不是属于士族,很难搞清楚,但其祖上默默无

闻,王满二姓,门第悬殊。而王源虽然“人品庸陋”,确实是地地道道的士族,有案可查。王源之所以策划这门婚事,是贪图满氏的钱

财,因为他刚刚丧妻,计划用这笔丰厚的聘礼为自己纳妾。王源的做法,引起了满朝轩然大波,因此,沈约代表当时的士族上书朝廷,

反对王源,这篇文章收在了《文选》中。沈约从齐大非偶讲起,认为王源的做法骇人听闻,是辱没祖先的恶劣行为,要求朝延对王源进

行严肃处理,免其官职,终身不得再为官。王源因与满氏通婚,竟然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对与处罚,可见当时士族、庶族泾渭分明,当

时的门第观念是如何强烈与根深蒂固。

南朝陈的时候,出身于太原王氏的王元规,八岁丧父,兄弟三人随母寄居在舅家。十二岁那年,当地有个资财巨万的土豪,想把

女儿嫁给王元规,以攀名门。王元规的母亲因为他们兄弟三人年幼,又寄人篱下,想答应这门亲事。没想到,王元规哭了,请求母亲

说:“婚姻不能失去亲人,这是古人一直重视的,咱岂能为了在异地生活得好点,就答应这不伦不类的婚姻。”母亲被

他的言辞所感,就不再提此事,这桩婚姻也就不了了之。有钱人在士族眼中,还是被看作“非类”的,所以,有钱也不行,没那个血统。

这个时期,应该是有钱人最郁闷的时期了。

所以,在古人的婚烟中,最为看重的是门第,必须门第相当,即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的的意思是男女双方在地位或者经济等方面情况相当,是用来衡量男婚女嫁的条件。其实,门当、户对是古代建筑的

组成部分。

“门当”是指大宅门前的的一对石墩或石鼓,一侧一个。门当有两个作用:一是实用,可以用来固定门槛和门框;二是象征,能够代 表主人的身份。其形状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方形的,代表主人是文人出身,古人十年寒窗,有幸登第,就会盖新房子,往往会在门口立置方形的石墩,代表书香和砚台,还经常在上面立一瑞兽,起镇宅

作用。武官则立一战鼓,鼓是方形的。一般百姓,如果需要门当,则往往是圆形的。用鼓的形状,是因为鼓声威严,人们相信其能

辟邪。门当上有的还雕刻文饰,如果是花卉图案,则说明主人是经商世家;如果是素面的,则表明这是官宦府第。

正门上方门框上的横梁,称为门楣。置于门楣上方或者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砖雕,就是“户对”。木雕一般是圆形短柱,一尺左

右在门楣之上,砖雕一般在门楣两侧,上面多刻有瑞兽。数量取双数,或两个一对,或四个两对,因此才获得了“户对”的名称。为

什么多用圆形短柱?据说是一种生殖崇拜,有表达人丁兴旺、多子多孙、香火永续的理想在内。

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中国建筑中讲究对称与和谐的原理。所以,门当与户对经常并称,代表的是一种身份,一种门

第,所以逐渐成为男女婚姻中衡量的条件。

古人特别讲究门当户对,也就是重视门第出身。当然门第在不同的时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士农工商,官宦、土豪,官二代、富

二代,都是不同时期对门第的一种表达,或者说是门第的一种反映。

其划分标准无非三个: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血统。三者之间是有交叉的,但不同时期的侧重或许会有不同。如前面所讲,魏晋

南北朝时期就特别看重血统,而腰缠万贯、富甲一方的商人则依然被轻视;而在今天,则又似乎有所不同,经济地位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像“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话语的流行,就反映了时代的风向。

所以说,门第并不是一个大门、一个大院那么简单,门第观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它只不过是转换了标准与形式而

已。在恋爱、婚姻中,门第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有人相信爱情能够推毁门第观念的堡垒,不能说没有,戴安娜与査尔斯不也曾经有一

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吗?

讲一个笑话。一个网站上登了一道测试题。如果一个穷小子冒充有钱人和你恋爱,然后被你发现,你会如何反应?90%的人选

择:坚决断绝关系,因为诚实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过了一个月,这个网站又出了一道题:如果一个有钱人冒充穷人和你恋爱,然后

被你发现,你会如何反应?90%的人选:继续交往,我爱的是他的人,又不是他的钱。

这是真的爱情吗?仔细品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demo什么意思 demo版本... 618快到了,各位的小金库大概也在准备开闸放水了吧。没有小金库的,也该向老婆撒娇卖萌服个软了,一切只...
吸猫伐是什么意思 吸猫是吸哪里 作为铲屎官,相信对于网络上流行的各种与猫咪相关的梗都是了然于心的,什么吸猫啦,撸猫啦,云养猫啦……等...
重庆属于哪个省份的 重庆在中国... 重庆有多大,大到超出我们的想象,重庆作为我国4个直辖市之一,印象里应该跟京津沪面积差不多,可事实上却...
长白山自助游攻略 吉林长白山游... 昨天介绍了西坡的景点详细请看链接:一个人的旅行,据说能看到长白山天池全凭运气,您的运气如何?今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