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坐落着一处特殊的建筑,它的建筑面积多达4000多平方米,内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无论远观还是近看,皆是震撼人心所在,它便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乔家大院。
众所周知,早在建国之初,乔家后人就将自家大院捐给了国家,用于人文历史研究,那么问题来了,若是如今乔家后人想要要回家宅,又该怎么办呢?专家直言,不会给。
关于乔家大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回清朝乾隆年间,当年乔全美和长兄们分家后,便默默买下了祁县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建起了楼房,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后人会在接下来的百余年里,不断扩大和完善它。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乔家大院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乔家大院现在由在中堂、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和花园组成,共“四堂一园”,但保存完好、原汁原味的古建筑是在中堂院。这个院子是由乔家创业先祖乔贵发的孙子,也是乔家成就最大者乔致庸,在老宅院基础上扩建的。在中堂内有六个院,被一条长约80米的甬道,隔成南北各三院。每个院均为南北向长方形的四合院,主体建筑纵深成几进院落。主院正房是两到三层的楼房,横向跨出来的偏院供仆人和客人居住。
俯瞰乔家大院,呈现一个双“喜”字
从高处俯瞰全院,总体布局很奇妙地呈现了一个双“喜”字。乔家后人说,整个大院的设计没有图纸,没有规划,在持续了几十年的扩建中,慢慢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堪称奇迹。
朱秀海,当代著名作家、编剧。1954年生于河南鹿邑。曾任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一级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波涛汹涌》《音乐会》《乔家大院》(第一部)《天地民心》等。《乔家大院》(第一部)被译成英、法、日、韩文介绍到国外或在国外出版。曾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次)等。
《乔家大院》是朱秀海写的
朱秀海,当代作家。满族。河南鹿邑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笔会中心会员。先后在武汉军区、第二炮兵和海军服役,两次参加边境作战。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痴情》、《穿越死亡》、《波涛汹涌》、《音乐会》、《乔家大院》、《天地民心》,长篇纪实文学《黑的土红的雪》、《赤土狂飙》,中短篇小说集《在密密的森林中》、《出征夜》、散文集《行色匆匆》、旧体诗集《升虚邑诗存》等。
乔家大院的作者是朱秀海。
《乔家大院》是一部爱情、商战类小说,作者是朱秀海。本书讲述了乔致庸用自己的机智一一化解商场中司空见惯的欺诈、蒙骗、设陷阱等精彩的商战故事。
在弘扬晋商诚信为本的商业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严肃主题下,讲的是一代晋商乔致庸作为商人、文人、侠客的不同风采。《乔家大院》用贯穿一生的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衬托出一种渺小的个人在强大人生宿命面前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