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小学简便计算,打好数学运算基础是关键,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打牢,才能灵活运用。
1⃣️学好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加强练习巩固提升。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口算题卡训练,每天一次。家长要掐好时间,检查孩子做题的准确率。有条件的可以邀请同学或朋友家孩子一起练习,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这样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当然也可以由家长参与来助力,与孩子一起练习,培养孩子数学计算的兴趣。这里简单的数学运算就不加赘述了,家长协助孩子搞好日常的计算,做好练习,打好基础。
2⃣️善于观察,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在做题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孩子,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凑整法、交换法结合法、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平均数法等,另外对于特殊数字相乘凑成100、1000的要牢记在心。
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1.凑整法8+3+6+2+7+4,同学有没有发现8、2,3、7,6、4,两两一组都能凑整为10,那就把其两两结合,得出三个10相加也就是30。这里说一下凑成10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两位数的凑整法36+78+64+22,也是同样的道理,将36、64,78、22,两两结合凑整为100,就是2个100相加,结果为200。
2.交换法结合法。适合加减乘除法,这里说一下乘法,先交换再结合,25✖️18✖️4=(25✖️4)✖️18=100✖️18=1800。
3.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25✖️44=25✖️(40+4)=25✖️40+25✖️4=1000+100=1100,52✖️4+48✖️4=(52+48)✖️4=100✖️4=400。
4.特殊数字相乘积为整百、整千的数要记住,比如25✖️4=100,125✖️8=1000,还有25✖️8=200,以及平方数11的平方=121,12的平方=144,13的平方=169,14的平方196等等都要牢记,方便快速计算使用。
5.平均数法,几个数相加都接近平均数,取其平均数,多出部分加上,不足的减掉。比如:我前段时间与学生共同解答的求妙想同学的平均分数,条形图上显示的分数都接近80,分别是65,80,75,85,95,我们就界定80为基准分,然后看她每次成绩与80的对比,依次为-15+0-5+5+15,然后-15与15结合,-5与5结合,结果为0,前面的基数是80加上就是最后求得平均数。那如果是5就再除以个数进行平均之后再加上前面的基数就可以啦。好多题目口算就能解决,非常简单。
3⃣️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多想一些,多做一些,不时地改变一下思维,创新一下思路,转念之间或许就有新的解法,分分钟跃然纸上,让人无限欣慰和惊喜。同学不妨在解题的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奥秘。我对这些方法从来都没有死记硬背,更多的是在题目中灵活运用。不管题目中有没有要求,我看到数字之间的关系,就会想到简便的方法,不断尝试和大胆创新,解题更能得心应手。
总之,学会简便方法并快速运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平时加强练习,打好运算基础,另外在解题过程中领会简便方法的一些技巧并加以运用,不断强化训练,掌握解题思路,逐步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功效。
关注@洋妈数学课堂掌握方法,巧解数学,小考必胜。
小学的简便计算大人看起来并不怎么难,可是对于第一次学习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循序渐进,按步骤来,会发现已经能做会好多简便计算的题目了。
乘法口诀必须扎实
很多孩子加减乘除尚有问题,遇到了简便计算题目自然敬而远之。上课老师讲也听不进去,因为即便听会了简便计算的方法,因为加减乘除自己都做不对,最后题目还是做错。时间一长就失去信心,干脆也不听老师讲课了。
加减乘除
乘法口诀必须熟练。这里的熟练度有两个标准,一是对,二是快。直接会背几几得几是不够的,还要会翻着背,比如6×8要会,8×6也要会。很多家长会好奇,这不一样吗?一样,但是顺序不一样,如果这样倒过来提问孩子,会发现速度会比正着问慢上半秒至两秒,就是这半秒至两秒的速度,就能造成日后尖子生、普通生、差生的区别。所以要把乘法口诀练到翻着提问也一样快的地步。
乘法口诀练习
乘法口诀同样也是除法的基础。48÷6、48÷8都要练,而且对速度有一定要求。如果家长朋友们不知道什么样的速度是可以的,不妨家长们先自己把题目做一遍,记录好时间,再让孩子们做,时间至少要和家长差不太多。
小九九除法表
加括号、去括号要熟练
简便计算题目中括号的运用是非常多的。比如常见的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一定要非常熟练。可以试着做以下几个题目来检测一下对括号运用的熟练程度。
①在□内填上正确的运算符号:a-b-c=a-(b□c) a-(b-c)=a□b□c
②判断正误:48÷(3+4)=48÷3+48÷4
简便计算:判断正误
如果两个题目都能做对,说明括号运用地还可以。但也不可以自我满足,因为上面仅仅是两个小算式。实际做题中,常以复杂算式的形式出现。
分类总结方法
简便计算虽然只是4个汉字而已,但是涉及到的题型和解题方法实在太多了。要做好题型和方法方面的技巧总结。
比如等差数列求和、裂项法、提公因数法等。
总结好各类简便计算题型
学校占地面积是1000平方米,合0.1公顷。 因为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10000=0.1(公顷) 所以 学校占地面积是1000平方米,合0.1公顷。
数字单位里面k和M是计算单位的字母形式,k代表千,M代表兆。
k和M分别是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中用于构成十进倍数的中的千和兆。
k=1000=10^3,表示千;
M=1000K=1000000,M=10^6,表示兆(1000²)。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计数单位依次为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兆、十兆、百兆、千兆、京、十京、百京、千京、垓、十垓、百垓、千垓、秭、十秭、百秭、千秭、穰、十穰、百穰、千穰。
如:7000可以写成7k,1000可以写成1k,70000可以写成70k等等。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M = 10的6次方K = 10的3次方所以1M = 1000k楼上二位说的是计算机内对byte的记数.但在国际数量单位里不是按照你们说的那样的,计算机行业也只是为了方面在数据上的记忆才简略的把1024约等于了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