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正在听着宫崎骏电影歌曲,就看到题目,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次让我感动的好电影,闲话少叙,步入正题。
据说这部电影赚了308亿日元,成为日本历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在票房上甚至超过泰坦尼克号。该纪录尚未被打破。
中文名: 千与千寻
外文名: 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其它译名: 千与千寻的神隐,神隐少女,千与千寻之神隐少女
电影“ 千与千寻”(Spirited Away)的日文标题为千と千寻の神隠し,意为森和千寻千与千寻。
隐藏在精神世界中或被神灵隐藏,而在翻译的其他语言中,电影与其他标题一起发行,例如Chihiro的旅程。
女主角千寻 意味着一千个英寻或搜索,而她的工人名字森,只意味着一千。
千与千寻不是直译。千与千寻是一个巧妙的文字游戏,参考千寻如何进入精神世界。她被带离了自己的世界,她变成了一个灵魂。
神隠し“kamikakushi”
它是组合
荻野千寻在2001年影片上映时,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换言之荻野千寻是一个出生在1991年日本的小孩。而日本在1991泡沫经济崩溃后到2000年代初期长期经济不景气,这十年在日本被称之为“失去的十年”(The Lost Decade),日本公知学者们又将1991年的日本人称为“The Lost Generation”(迷失的一代)。
因此千寻这个角色正是上述这“迷失的一代”的代表。宫崎骏想通过这个讲述千寻迷失的故事告诉当时的日本人在迷失中如何寻找与回归。而“千与千”两个“千”加起来正是2000,“千与千寻”寓意着影片将探讨日本这个国家在“2000年”这世纪之交的“探寻”。
网上有许多影评都将《千与千寻》定义成是有多重主题的动画电影,实则不然。整个动画都是在通过讲一个小女孩迷失的故事来隐喻日本的“国之迷失”,探讨的是当代日本应该如何寻找出路,迷失的这一代人如何自我救赎。这是整个故事的Designing Principle(设计原则)。故事中所有的设定都是服务并依托于这个核心设计原则。
先提一下《千与千寻的神隐》是宫崎骏执导并编剧,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是宫崎骏享誉全球的动画电影。
下面进入正题:
1、《千与千寻的神隐》VS《千与千寻》。
二者都是这部影片的名字,电影本来的日文名为《千与千寻的神隐》,在引进时翻译简化为《千与千寻》,对于这一点我表示不理解,因为电影的主旨就在“神隐”二字上。
2、关于千与千寻。
看过电影的小伙伴都知道,主角获野千寻的本名为千寻(获野是姓氏)无意闯入了汤屋的世界,在白龙的指导和帮助下,同魔女汤婆婆签订了工作的契约。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千寻在契约上签字后,汤婆婆拿走了她的名字,并告诉千寻以后就叫千,从那一刻起,千寻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以为自己就是“千”。
之后白龙还给千寻衣服时,千寻从衣服里的告别卡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千寻”,白龙告诉她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名字,因为和汤婆婆签订契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此,汤婆婆是用名字来控制人的。
也就是说千寻作为“千”时,是被魔法支配的,必须听令于汤婆婆,受其唆使,就像白龙一样。
另外说明一下签订契约的必要性,在汤屋的世界,也可以说神明或是魔法的世界,总之在这里必须吃东西,不然会消失,但是不工作就想吃东西的人,都会变成猪(或者说在这里不工作还能吃东西的只有猪),所以必须要与汤婆婆签订工作的契约。
3、关于神隐。
神隐有两种意思,一种为神的消失即神让其消失;另一种解释“神隐”,意即“被神怪隐藏起来”。
两种含义在影片中均有体现,例如:来到汤屋的人如果不吃这里的东西就会变透明,这就对应神让其消失的含义,但是如果吃了汤屋的食物而不工作,就会像千寻的父母一样变成猪,工作的代价,就是名字被掩盖,这就是被神怪隐藏起来的东西。
汤屋的世界,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称,还是一种自由的象征,也就是说被汤婆婆夺走了姓名之后,只能被其支配,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被神怪所掩盖的东西,就是自由。
最后魔法镇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