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收集到的白鱀豚标本中90%以上的死亡是由于人类活动直接造成的。
什么叫功能性灭绝?长江白鱀(jì)豚面临功能性灭绝的原因分析
首先,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鱀豚,或导致白鱀豚食物匮乏。专家说,一方面沿江人口飞速增长,渔民对鱼类需求越来越大,以鱼为生的白鱀豚能够得到的食物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渔民捕捞作业对白鱀豚的误伤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捕捞作业误伤死亡的白鱀豚几乎达到死亡总数的一半。加上一些不法之徒大量使用炸鱼、毒鱼、电打鱼、迷魂阵等有害手段,令白鱀豚的生存雪上加霜。
功能性灭绝是指该物种因其生存环境被破坏,数量非常稀少,以致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丧失了维持繁殖的能力,甚至丧失了维持生存的能力。
功能性灭绝是物种灭绝的先兆,如不及时抢救,该物种的灭绝危在旦夕。有时也可以理解为功能性灭绝就意味着物种的灭绝。现在处于功能性灭绝的物种非常多,除了华南虎,还有大熊猫、江豚、黑犀牛等等。
1、金蟾蜍:金蟾蜍原本是一个常见物种,但自1989年以来便再没人见过它们的踪影。从此,科学家展开了大范围搜寻,但金蟾蜍却踪影全无,并于2007年8月被宣布从地球上消失。
2、白鳍豚:据记载,最后一次看到中国白鳍豚是在2002年,虽然这个珍稀物种只是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单,但科学家表示,白鳍豚其实可能已经灭绝。2007年8月8日,白鳍豚被正式公布为功能性灭绝。
3、夏威夷乌鸦:2002年,当最后两只已知夏威夷乌鸦不见踪迹后,该物种就被列入“野外灭绝”物种名单。
4、比利牛斯山羊:比利牛斯山羊是西班牙山羊已经灭绝的两个亚种之一。这个物种曾经数量众多,广泛分布于西班牙和法国,20世纪初期,数量急剧下降,最后不到100只。2000年1月6日,世界上已知最后一只比利牛斯山羊(称为“西莉亚”的母羊)被发现死于西班牙北部,这种野山羊被正式宣布绝种。
5、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虽然人工饲养的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仍有,但最后一个已知野生个体在2000年消失,而野外再未发现过斯皮克斯金刚鹦鹉。
6、利物浦鸽:现存唯一一只利物浦鸽栖居于默西塞德郡博物馆,科学家表示这种鸽子可能在欧洲人在太平洋开始探险以前便濒临灭绝。自然保护国际联盟在2008年对利物浦鸽进行了评估,随后宣布它已灭绝,而原因尚不得而知。
7、西非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亚种,2006年因为过度捕杀已经灭绝。西非黑犀牛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但是自1980年代以来数量急剧下降,2001年因为过度猎杀和保护措施的无力,仅剩下了10头存活,于2006年调查后没有发现活体存活,被怀疑已经灭绝。2011年11月10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经过调查后宣布此亚种已灭绝。
8、黑脸蜜旋木雀:在1998年发现的三只黑脸蜜旋木雀中,一只圈养的个体在2004年死亡,其余两只自此再没有出现过。科学家表示,黑脸蜜旋木雀可能已经绝种。
9、德氏小鸊鷉:在2010年被宣布灭绝,虽然这个物种可能在之前几年便已从地球上消失。
10、霍尔德里奇蟾蜍:哥斯达黎加雨林地区的特有物种,在2008年10月被宣布灭绝,因为自1986年以来,就没有人再看到霍尔德里奇蟾蜍的踪影。
白犀牛现在还没有灭绝,全球只剩下2只雌性北方白犀牛。南部白犀主要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国,尚存在两万头左右。
据了解,白犀牛分为南方白犀牛和北方白犀牛两个亚种。其中,北方白犀牛曾经分布在乌干达、乍得、苏丹、中非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部分地区。数年来,疯狂的偷猎和内战导致其数量不断下降。自从2018年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死去之后,全球只剩下2只雌性北方白犀牛,它们已经是功能性灭绝,无法自然繁衍了。为挽救这一物种,研究人员尝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人工培育。目前雌性北方白犀牛“纳金”和“法图”因身体原因已丧失自然繁殖能力,为此,研究人员正尝试借助现代科技,从这两头犀牛体内取卵,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培育,之后再将胚胎移入南方白犀牛体内完成代孕。但是这一过程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