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说岳飞是秦桧害死的,如果要是没有秦桧,岳飞能被害死吗?
由于我们现在在谈论的是一代人杰岳爷爷,出于对岳爷爷的尊重,我们不能以娱乐的角度来调侃,而是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客观的看待抗金名将岳飞的冤案。
想要解开的真相,首先要了解岳飞是以什么罪名被处以死刑的。
在得知岳飞被关入大牢,宋朝另一员名将,已经卸任在家的韩世忠找到秦桧质问。秦桧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莫须有”意思是说“也许有”,这罪名如何,为了一个谁也说不清楚的罪名,就把人给杀了,还是个救国救民的名将。
后人们所了解的宋朝,通常都是文强武弱的印象,所以在宋朝的时候文化和法律法规发展得是非常好的,也就是说宋朝的法律已经十分的严谨、精细了。想要随意找到法律的漏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秦桧当着韩世忠的面敢说出“莫须有”三个字,这也是十分值得后人思考的。
大家应该明白,一般在陷害某个人的时候,通常都会将对方的罪过说得极其的肯定,以此来证明自己并非是冤枉对方。而秦桧用了个“莫须有”,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明显就是在告诉韩世忠“其中另有隐情”。
其实在个人看来,这更像是秦桧在给韩世忠的一种暗示,意思就是说“可能有罪,也可能没罪,但这个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上面有人要岳飞死。你再找下去恐怕会连累了自己”。
在这里并非是想为秦桧洗白,只是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是秦桧为主想害岳飞的话,那他应该避免自己的短处落到韩世忠手里,而事实呢,秦桧像个孩子一样回答:“可能吧?”给出了最不明智的答案,大家再体会一下,除了暗示之外,有没有种无奈呢?
也就是说,秦桧也是被迫做出这样的审判,那什么人会逼迫秦桧呢?答案就是宋高宗,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人竟然有实力能逼近到秦桧。
所以说,秦桧更像是个跑腿的,大家也可以理解秦桧为了巴结宋高宗,在此事上做得太殷切。
秦桧有罪吗,当然有罪,他思想里还是存在着迫害岳飞的主动性。也许真像是一些说法那样,秦桧得到了金的好处,但这不代表秦桧是主使。一个“莫须有”能将一代爱国将领处死,没有皇帝的令,谁敢动手,所以真正想处死岳飞的人应该是宋高宗赵构。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结论就出来了,有没有秦桧,岳飞都会被害死。
基于这个结论,再来看看宋高宗为什么要会有害岳飞之心呢?
岳飞自1122年二十岁从军以来,先后一次入武,英勇爱国。年轻的岳飞血气方刚,由于与主将王彦的思想不同,便弃彦而去投奔宗泽,对此宗泽还对岳飞加以训斥,但出于爱才的心理,宗泽还是将岳飞留了下来,并屡获军功。
宗泽死后,岳飞入杜充帐下,同样因为与杜充理念不同,在忍耐了许久之后,还是选择离开。好在杜充判金,也就不存在违反军令一说。
但这些却说明了岳飞直率的性格,作为一名将军,有些性格是当然的事情,没点性格的也不可能做好一名将军。有性格虽然是好事,但却要看发挥在什么地方,一但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引来祸患。
随着军功越来越大,岳飞得到了宋高宗的赏识,并答应将刘光世的军队拔给岳飞。后来有人提醒,其实宋高宗此时心里也有了顾忌,担心岳飞做大,所以就又将拔给岳飞的军队给取消了。这一次竟惹恼了岳飞,一气之下写了道乞罢军职的札子,在宋高宗还没批示的情况下,岳飞一怒之下走了。
宋高宗急忙派遣大臣将岳飞劝回,也许大家会觉得岳飞够霸气,但想过没有,岳飞的举动算不算是威胁呢,至少赵构必定会有这种感觉。
赵家的天下本来就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得来的,所以宋朝历代皇帝从骨子里对武将都是心存芥蒂的。再加上岳飞直率、耿直甚至有些任性的性格,宋高宗对岳飞起了杀心也是可以预见的。
根据史料记载,在宋军胜多败少的情况下赵构积极开展与金的和谈,想来也是担心战争拖的越长,岳飞的势力就会越强,为了不重蹈后周主的覆辙,所以才会主和。
然而主战的岳飞,并没有罢休,仍旧积极备战,这令赵构芒刺在背,遂起了杀心,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史学家分析,岳飞与宋高宗赵构之间真正产生嫌隙的原因,其实是岳飞执意要接回徽钦二帝,这可是直接动摇了赵构的政权,所以在岳飞提出这个观点的同时,也就已经注定了岳飞的命运。
所以岳飞之死,除了小人作祟外,更多是死于宋朝皇帝的心胸狭窄。
喜欢历史的网友,请加个关注,每天与大家分享历史趣闻。@骇浪无波澜
岳飞到底为何人所害,这本不是个问题。只是当世想为秦桧翻案的人多,也便成了一个问题。
翻案党的基本观点是,害死岳飞的是宋高宗,而不是秦桧;即使秦桧有害人之心,没有高宗的首肯,也害不成;
主战派与主和派只是路线之争,无所谓爱国与叛国,秦桧作为宰相,有责任执行对朝廷利益最大化的既定方针。谁反对这个方针,谁就应该被处罚。即使岳飞也不例外。因而害死岳飞的是法规制度,而不是秦桧;
宋金议和,金国将杀死岳飞作为和平交换条件,因而岳飞是死于国家利益,幕后凶手是金国,而不是秦桧害死。
他们还有几个所谓证据,比如秦桧对岳飞后人没有赶尽杀绝,留有政治遗嘱等等。
其实,翻案党的上述理由都不成立。或者说是用现代人的观点看待历史。秦桧作为金国在宋朝廷的内应,其服务对象是金国而非南宋。仅此一点,便将其定性为奸臣就应没有疑义。
历史不容假设,只能说,没有秦桧,岳飞能不能被害死,我不知道,历史也不知道。顺带说一句。翻案党为秦桧翻案的历史态度是极其危险的。翻案目的也不是为了秦桧,而是为他们现实政治服务的。我们必须警惕。
上一篇: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洪涝灾害的原因,新疆洪涝灾害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