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虽然历史渊源不算短,但论发展起来却是从中东铁路开建开始的。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成为当时的移民城市,从建筑、美食、文化上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提到哈尔滨,我最先想到的是与哈尔滨近百年历史相关的特色美食,这些似乎都有俄罗斯的印记。
吃:大列巴和锅包肉
大列巴是老哈尔滨的俄式面包,憨憨圆圆的,一个大列巴能有5斤左右!
刚出炉的大列巴具有松香味道,皮儿是焦脆的,瓤儿是松软的,就是放在鼻子底下都闻不够,更别说吃一口了!大列巴还特别容易保存,常温下存放也不容易变质。买它的时候,是用米白自然色的布口袋装着的,喜欢它的特色包装特别有意思。
▲哈尔滨秋林的大列巴
锅包肉是哈尔滨的传统保留菜品,因为它就出自哈尔滨道台府。
先说道台府,就是”哈尔滨关道“,是咱中国最后一个封建衙门、当时哈尔滨最高的行政机构。有一次接待俄罗斯人,因其喜好酸甜口味,当时道台府的厨师郑兴文就在焦烧肉条的基础上加入糖醋汁儿,研制出来锅包肉的做法。自锅包肉出自道台府的厨房以来,至今仍然深受喜爱。
▲锅包肉第二次下锅前的样子,待再出锅,就是金黄灿灿,入口酸甜酥脆
喝:格瓦斯和哈尔滨啤酒
格瓦斯也是起源于俄国的一种健康饮料,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格瓦斯本身就是发酵的意思,它就是以大列巴面包为原料发酵而成的,含钙、蛋白质、益生菌类,只含微量的酒精,健脾、比较利于消化。我有个四岁的小外甥从深圳来,下飞机认识了格瓦斯之后,在哈尔滨半个月,每天必要喝格瓦斯,看来小朋友也很喜欢!
▲秋林的格瓦斯(简洁摄)
哈尔滨啤酒始于1900年,是当时的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创办经营的,也是中国最早的啤酒。
当时20万侨民生活在哈尔滨,据说,在当时的中央大街,随处都有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大口喝哈尔滨啤酒的情景。哈啤发展至今,已经品种繁多,依然是哈尔滨人餐桌美酒。据身边吃货美女说:“追剧时候喝哈啤,味道更赞!”
▲百年前的哈尔滨啤酒
此外,红肠、苏吧汤、闷罐羊肉等等 ,这些都是和俄罗斯有关的哈尔滨特色美食,而且是家常美食!生活在哈尔滨是有口福的。到哈尔滨来旅游,也一定要品尝一下这些美食,体味哈尔滨不一样的发展历史。
烤冷面
每当小槑哥走上晚归的天桥,总会途经几个夜市摊。其中总有那么一个小摊,四周围满了美女,一个个瞪大了眼珠,暗吞着哈喇子,翘首以盼。
想也不用想,一定是烤冷面了~
烤冷面,是东北的特色美食,发源地为黑龙江省鸡西市。南方的朋友可能并不熟悉,但在北方,它可是夜宵界的明星呢~
据说是在99年由一位鸡西当地的炸串摊主,炸串时无意发明,只不过当时并非铁板烤制,而是油炸,没想到做出来后大受欢迎。后经逐步改良,现多以铁板烤冷面为主。
特制的冷面面皮,包裹在蛋皮之下,浸润在酱汁之中,滋味甜辣浓郁,口感软韧有嚼劲,再配上刺激食欲的洋葱和人见人爱的火腿肠,多数人都无法抵挡这样的美味吧。
哈尔滨干肠
顾名思义,干肠就是风干的香肠。干肠和红肠都是哈尔滨特色美食,但是红肠在制作时加入了熏烤工艺,所以带有熏木的芳香,口感软嫩,蒜香浓郁。
而干肠则经过风干处理,带有些微药香,还有风干肉特有的香气。口感既韧又硬,很有嚼劲。
吃干肠的时候,用筷子戳上一根,从两头往中间一节节咬断,再慢慢咀嚼、吞下,这种大块吃肉的感觉,可比切成薄片,更得干肠真味。
蒸干肠也有讲究,本地人喜欢在蒸的时候,在下面铺上一层豆皮。这样干肠蒸熟之后,其中的油汁渗到豆皮中,普普通通的豆皮,也就变成了一道美味小食,一举两得。
锅包肉
在小槑哥下过的馆子中,次数最多的就要数东北菜馆了。一是因为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二是因为实在,价格公道菜量十足,最适合好友聚餐;三就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东北菜馆里,都有这道让小槑哥念念不忘的美食——锅包肉了。
锅包肉是清朝时期哈尔滨道台家中的首席私厨研究出来的。据传原本是咸鲜口味儿,但是为了招待外宾,尤其是俄罗斯使节,特意改良成了酸甜口味。这道菜深受外宾喜爱,几乎成了招待外宾的必备佳肴。
因锅包肉在烹饪过程需要大火爆炒挂汁儿,所以原名锅爆肉。但在外宾嘴里说来,就成了锅包肉,一来二去,这叫错的名字反倒流传了开来。
都说川菜的代表“麻婆豆腐”有七大特点“麻、辣、烫、鲜、嫩、香、酥”。作为东北菜的代表,锅包肉也要做到“酸、甜、嫩、酥、香”这几点才算地道呢。
上一篇:全国中小学生:检察官和你说说网上安全“冲浪”那些事儿
下一篇:流浪地球小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