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是10个符号,地支为十二个,天干地支互为搭配,一循环是60。我国古代以天干地支为纪年,60年称一个‘花甲’。
在我国古代,先民以地支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即子鼠为首,时辰上为当天半夜11时至次日凌晨1时,对应纪年即为11月,丑牛即为12月,寅虎为1月……以此类推对应,亥猪为12月,这是固定不变的。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则天支是不固定的,需60年方循环一周。所以天干地支纪年,主要看地支所配属生肖来称纪年如鼠年.牛年.虎年……等等。
这是天干地支对纪年的分配方法。
地支代表的月份顺序是:正月为寅,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这个顺序是不变的。而天干是变化的,所以称为流干。比如正月,可以有: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五种不同的天干搭配形式。所以,地支是可以表示时间概念的,单独的天干则不能。比如可以说子时,寅时,午时,而不能说甲时,乙时,丁时等等。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
天干地支属于古代天文,历法学科。十位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十二位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依次搭配形成六十对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称为六十甲子。古代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六十甲子是古代先贤用來进行天文,历法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