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项羽尽管被围垓下,但仍有8000楚兵保护项王,他在山沟里扎下20里连营,粮草还殷实,刘邦一时间还奈何不了他。
张良出场了,这个鬼点子满身的哥们,向刘邦分析道:“楚兵跟随项羽征战多年,离乡日久。现在他们身陷重围,容易思念亲人,被困深山,已是走投无路。如能勾起他们的思乡之情,定会军心涣散,不战而降。”
张良上场表演了:他派士兵上山砍来茅竹,选取粗竹子劈成竹片,再把竹片弯弯捆捆,扎成鸟形,上面糊上薄纸,做成纸鹞。又派人选取细竹做成哨子,绑在纸鹞上。(这就是风筝原型!)到了晚上,月明星稀,他命令士兵们把纸鹞分散到四面山岗上去等候,自己则登上山坡风口,坐在石头上,用箫吹起哀怨、低沉的楚地小调。附近楚兵听了,好不伤心。又叹息又落泪。这时,四面山岗上的汉军放飞纸鹞,飘荡在楚营上空,微风吹来,纸鹞上的哨子呜呜作响,鹤唳鸿哀,凄凄惨惨,所有楚军像得了瘟疫一样哭声惊天动地。有的议论道:“整天打仗,有家难归,大势已去,死保何用?”然后,很多士兵把盔甲一丢,兵器一扔,投了刘邦。
项羽还在帐中和虞姬喝着闷酒,虞姬心细,听到楚调,哭声,知道末日已到,把剑一举抹了脖子,霸王成了孤家寡人。第二天,项羽带800骑兵突了围,于乌江自刎。
这就是“四面楚歌”的故事!
四面楚歌来源于楚汉相争时期最后阶段的垓下之围战役,其最终结果是导致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在乌江自刎。
西楚霸王项羽是被秦军杀死的楚国著名将领项燕的孙子,因此可以说是对秦朝有着深深的国仇家恨。后来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项羽和叔父项梁揭竿而起,在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秦军主力成为了实力最强大的军阀。
项羽
因此收编各诸侯军队拥兵40万的项羽先是逼迫先入关中的刘邦让出关中,然后又大封诸侯成为了事实上的天下的霸主,可是最后刘邦又从巴蜀杀了回来重新和项羽争霸。刘邦在屡战屡败后逐渐取得了战场优势,并最终伙同各诸侯把项羽合围于垓下,可是这时候的项羽仍然有30万军队不易击败。
垓下之围
因此刘邦就想出了一条计谋让士兵在夜里唱起楚地的歌曲,本来对项羽就失望的楚兵闻歌思乡纷纷逃亡,而项羽也心灰意冷带来800骑突围并最终在乌江自刎,一代霸王就此悲壮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此现在人们常常用四面楚歌来形容一个人四面受敌岌岌可危的处境,而项羽之所以四面楚歌完全是他自找的。首先这个人常常有富人之仁事实上又气量狭小,而且性情残暴动辄屠城滥杀无辜,又毫无战略眼光定都彭城而且大搞分封制。
刘邦
这些都导致了项羽最终落败身死而且一点都不值得同情,项羽的失败对中国历史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幸事,否则一个统一的中国也许就不复存在了,因此现在人真的没必要去崇拜这个会导致无数人死亡和中国历史倒退的人。
四面楚歌,讲的是 秦末汉初,项羽和刘邦楚汉相争最后时期, 项羽的十万大军被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四十万大军包围于亥下。
楚汉双方经过数次激战,最终韩信用十面埋伏的计策 把楚霸王项羽紧紧包围于亥下。此时项羽兵力大量减少,粮草也所剩无机,并且孤立无援。
恰在此时,对面汉营里,传出四面楚歌,项羽属下士卒听到楚歌,全都以为自己的故乡楚地被刘邦拿下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父母,亲人现在是什么情况,自己却全然不知,于是军心大乱, 分分想要逃跑。
项羽本人也听到歌声,他慢慢的从床上起来,走出账外,看着外面皎洁的月光,听着这熟悉的楚歌,心中知道这是刘邦的宫心计,想要稳定军心但感觉为时已晚。
于是有返回账内,喝酒以酒解忧,待看见侧卧的虞姬更是浊酒悲歌唱到“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姬虞姬若奈何”此时此刻这位叱刹风云的人物,竞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册的虞姬,惨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对之“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唱完拔剑自刎,已断项羽后顾之忧。
项羽英雄陌路,带了800名骑兵突围,最终只剩下28人,他感到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最终乌江自刎,刘邦得以独览天下。
四面楚歌,形容人们在遭受各方面逼迫,而陷入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凡事陷入这种境地的人其命运往往都是很悲惨的。